民法典法律知识

遗赠过期怎么样办继承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1-04 11:09
人浏览
导读:

继承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遗赠便是遗嘱继承的一种形式。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可知,遗赠具有六十日的期限,受遗赠人要在六十日内作出接受遗赠的意思表达,否则遗赠便会失效,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遗产。更多关于遗赠过期怎么样办继承的相关问题,请继续阅读以下由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内容。

遗赠过期怎么样办继承

一、遗赠过期怎么样办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一)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二)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者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

(三)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或者终止;

(四)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五)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综合上述法律规定可知,在受遗赠后六十日内未作出接受遗赠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而放弃受遗赠后,该遗产便会按照法定继承进行后续办理。

二、可继承的遗产的范围

1、遗产必须是财产。其中财产包括积极财产和消极财产。消极财产即债务。遗产不能是人身权及身份等。

2、遗产必须是死者生前所有的合法财产。这里的所有是广义上的所有,既包括作为物权的所有权和其他物权,又包括死者生前享有的债权,还包括知识产权、股权等各种复合权中的财产权利部分。

3、遗产必须是非专属于死者自身的财产。有些财产依其人身专属性不具有可继承性,因此不得继承。如养老保险金请求权,被保险人死亡后则该种权利归于消灭。

4、遗产的形态不以死者死亡时遗留下的状态为限,从死者遗留下的财产衍生出的财产或替代财产均为遗产。

三、哪些人享有继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除上述法律规定的继承人以外,根据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被继承人在遗嘱中合法指定的继承人以及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作出接受遗赠的意思表示的人,都享有一定的遗产继承权。

以上就是由法律快车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遗赠过期怎么样办继承的相关法律知识。综上所述,在受遗赠后六十日内未作出接受遗赠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而放弃受遗赠后,该遗产便会按照法定继承进行后续办理。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