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合同生效后履行期限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1-09 15:05
人浏览
导读:

合同一般来说都是有一个期限的,要在这个期限内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主张自己的权利,如果说过了这个履行期限的话,可能就会比较麻烦一些,那么合同生效后履行期限?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合同生效后履行期限

  一、合同生效后履行期限

  合同履行的期限是买卖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协商订立合同过程中约定的,是用来界定合同当事人是否按时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延迟履行合同义务的客观标准,是双方履行合同的时间界限,该界限经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上签字生效,受法律保护,违反该约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合同履行的期限,以日、旬、月、季、半年度、年度或跨年度计算。在买卖合同中的履行期限,实际上就是出卖人交付标的物、买受方支付货款的时间。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二、合同签订后履行多久可以终止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签订的合同生效后,合同履行到期限届满的,合同就会解除,合同解除后合同的权利与义务就会终止。

  三、合同终止有什么法律后果

  合同关系终止后,发生相应的法律后果。

  1、合同权利义务消灭,未履行的合同义务不再履行;

  2、合同附随义务发生,并进入履行阶段;

  3、合同终止后,当事人的特定权利和合同的特定条款仍然有效;

  (1)合同中的结算和清理条款仍然有效。

  (2)当事人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不因合同终止而消灭。

  4、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应当注意的是,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算条款的效力。合同中的结算和清算条款是合同中相对独立的部分。所谓结算条款,就是当事人把某个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核算清楚的约定;清算在此意指金钱债务的了解。同合同约定的争议解决方法的条款一样,合同中结算和清算都不因合同的终止而影响其效力。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详细介绍的关于合同生效后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履行多久可以终止等的相关的一些内容,相信应该也会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还有什么法律问题需要帮助解决的话,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为你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