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继承案件原告能否撤诉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30 15:02
人浏览
导读:

如果继承人之间存在继承纠纷的,那么可以在法律规定的时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一个诉讼,参照一般的民事诉讼程序,按照法定的程序来进行诉讼,那么继承案件原告能否撤诉?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继承案件原告能否撤诉

  一、继承案件原告能否撤诉

  当然可以撤诉,因为这是由原告提起的诉讼,如果达成和解或者说有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了,是可以把案件进行撤诉的。

  二、继承案件原告恶意诉讼能撤诉吗

  原告可以撤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三、恶意诉讼行为构成要件

  (1)必须是直接故意,不能是间接故意。也就是说,行为人一方直接依其行为追求损害结果的发生;

  (2)行为人对于禁止性法律规定或者对他人受到保护的权利公然的漠视;

  (3)行使正当权利的行为一般不被认为是恶意,但显然是以追求他人损害为目的或者为主要目的的,不在此限。

  在民法典领域恶意的特殊意义在于,某些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需要有主观上的恶意,比如恶意告发;另外,在权利损害赔偿责任的时候,恶意对于赔偿数额之确定具有意义。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精神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里面规定,要考虑加害人一方的主观的过错程度,考虑过错程度就是判断加害人一方是恶意的还是一般故意,还是重大过失的以及一般过失的,根据其过错程度不同承担的赔偿责任也是不一样的。这是主观方面的恶意,我们采取了一种比较狭义的或者是较为严格立法来界定恶意诉讼,认为需要有主观上面的恶意,不仅仅是故意,仅有故意是不够的。

  其次,要有客观方面的行为,就是提起民事诉讼或采取其他相似的手段告发受害人。如果没有实施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或者没有告发他人,就不认为构成恶意诉讼,也无需承担侵权责任。在客观方面要求这样的诉讼请求或者告发没有法律依据。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详细介绍的关于继承案件原告能否撤诉、继承案件原告恶意诉讼能撤诉吗等的相关的一些内容,相信应该也会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还有什么法律问题需要帮助解决的话,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为你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