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附条件和附期限的区别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8-07 11:31
人浏览
导读:

我们在订立合同的时候一般会见到附条件与附期限这两种合同类型,这两者之间是存在一些差别的。附条件附期限的合同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附条件和附期限的区别的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附条件和附期限的区别

  一、附条件与附期限的区别

  附条件和附期限的合同区别有:

  1、附条件合同中作为条件的付款必须是将来客观上不确定的事实。而附期限合同中的期限是将来客观的确定的事实;

  2、前者分为附生效条件和附解除条件的合同,后者分为附生效期限的合同和附终止期限的合同。

  所谓期限是指当事人以将来客观确定到来的事实,作为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附款,期限是法律行为的附款,是限制法律行为效力的附款,是以将来确定事实的到来为内容的附款。这里的期限与法律行为的履行期限是有区别的,履行期限是基于已生效法律行为所负义务的履行所加的时间限制。

  期限以其作用在决定效力的发生或消灭为标准可分为始期和终期,以作为内容的事实发生之时是否确定为标准,可分为确定期限与不确定期限。期限的效力在期限到来时,法律行为的效力发生或消灭。期限到来的效力在于决定附期限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消灭。

  二、附条件附期限的合同是什么

  (一)附条件的合同定义: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一定条件用以限制合同效力的合同。条件:指当事人以将来客观上不确定的事实,作为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附款。

  要件:

  1、须为将来的事实;

  2、须为发生与否不确定的事实;

  3、须为合法的事实;

  4、须为当事人设定的决定当事人主要权利义务发生或失效的事实,而非法定的;

  5、须与合同的目的与内容不相矛盾。

  (二)附期限的合同定义:指当事人约定以将来确定发生的事实限制合同效力的合同;所附的期限,可以是期日,如某年某月某日;也可以是期间,如1年或自某日至某日;也可以是某一不具体确定的时间,如房屋落成之日,某人死亡之日等。

  三、民事法律行为附条件

  (一)根据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需要一方还是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其可分为:单方行为、 双方行为和多方行为。

  (二)根据其是否必须采取法律规定的形式,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要式行为和不要式行为。

  (三)根据其行为是否需要当事人支付对价(互为对价,但是非为要求等价性),民事法律行为就可以分为:有偿行 为和无偿行为。

  (四)依据其行为生效是否以标的物的交付为要件,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诺成行为和实践行为。 诺成行为自当事人达成合意时成立,当事人交付标的物为履行其义务;而实践性行为自当事人交付标的物时成立,交付标的物为行为成立的要件。

  (五)根据其相互间的关系,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主行为和从行为。从 行为依赖于主行为。

  (六)根据行为人实施行为所要发生法律后果的性质,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财产行为和人身行为。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附条件和附期限的区别的相关知识,附条件合同中的条件必须是不确定的事实,而附期限合同中的期限是确定的、必然要到来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