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司法拍卖的股权被质押了怎么办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6-04 19:01
人浏览
导读:

质押是指债务人在借款时设立了动产为质押物,约定到期如果不能偿还债务以质押物作为抵押。如果司法拍卖的股权被质押,那么该股权的所有权随时可能产生变化。那么司法拍卖的股权被质押了怎么办?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司法拍卖的股权被质押了怎么办

一、司法拍卖的股权被质押了怎么办

法院对已经被质押的股权进行拍卖的,拍卖所得的价款优先偿还质押权人的债务,然后再偿还申请人的债务。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所有的其他人享有抵押权、质押权或留置权的财产,可以采取查封、扣押措施。财产拍卖、变卖后所得价款,应当在抵押权人、质押权人或留置权人优先受偿后,其余额部分用于清偿申请执行人的债权。

二、什么是股权出质的出质人和质权人

股权出质,一种现已可行的融资担保方式,作为一种可以进行质押担保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就作了股权可以出质实体法规定;但因股权出质需办理出质登记,并且质权自出质登记之日起生效。由于没有全国性的股权出质登记的管理办法,除外商投资企业的股权出质外,其他的股权出质可操作性不强或无法操作。股权出质登记,是指出质人、质权人就双方协商一致的股权出质事宜,持相关证明材料,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办理登记并将相关登记事项记载于股权出质登记簿的行为。股权出质登记分为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和撤销登记。

三、股权质押特征

1、股权质押又称股权质权,是指出质人以其所拥有的公司股权作为质押标的物而设立的质押。按照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有关担保的法律制度的规定,质押以其标的物为标准,可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股权质押就属于权利质押的一种。股权质押的主体包括出质人和质权人。

2、在股权质押过程中,出质人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将其拥有的公司股权收益权让渡给交易对手方质权人。相应地,质权人支付事先约定的、一般不超过股权的收益权价值的对价。因此,在股权质押完成后,出质人通过设立、让渡股权标的物获得质权人对价而成为债务人,质权人成为债权人,并以质押股权作为其债务的担保物权。

3、股权质押在质押期间,出质人作为公司股东的身份不变,未经出质人公司其他股东同意,质权人不得转让出质股权;未经质权人同意,出质投资者不得将已出质的股权转让或再质押。

股权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被人民法院拍卖,当被拍卖的股权处于被质押状态时,拍卖所得价款会优先偿还债务,再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转让。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收集的关于司法拍卖的股权被质押了怎么办的相关知识,如您还有疑惑,请咨询法律快车栏目律师,他们会给您更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