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没有书面合同的借款行为是否有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8-02 12:03
人浏览
导读:

在如今的社会生活当中,借款是常见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进行借款活动时,一般要签订借款合同,并且借款最好以书面形式签订。面明些人不签订借款合同的,那么没有书面合同的借款行为是否有效?对于大家提出来的这个疑问,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来为大家讲解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没有书面合同的借款行为是否有效

一、没有书面合同的借款行为是否有效

借款合同没有规定一定要以书面的形式签订,所以当事人以口头形式约定借款,借款是真实意思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具有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九条 【合同订立形式】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第六百六十八条 【借款合同形式和内容】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二、未签借款合同,哪些材料可以作为债权凭证

没有签订借款合同,这些也可以作为借贷凭证

1、收据。

2、借条。

3、欠条。

4、汇款凭证。如汇款单、银汉汇款记录,可以证明汇款事实,但不一定能作为债权凭证,具体由法院判断。

没有签订借款合同的补救措施

1、争取与对方订立还款计划或签订还款协议书

借贷双方签订还款协议书,主要就还款事项协商好。还款协议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借贷双方的身份信息;

(2)还款内容,如还款金额、还款期限、利率;

(3)让借款人提供担保,或者第三人作为保证人,都需要订立条款;

(4)双方的义务;

(5)违约责任;

(6)双方签名、日期。

2、搜集上述讲到的证明借贷关系的证据。

此外,实践中还可以积极从以下方面的证据来佐证:

(1)找证人证明借贷关系存在。

请了解情况的单位和个人出具书面证实材料或作为证人出庭作证,证人必须与双方当事人无利害关系。

(2)录音证明借贷事实。

(3)保留的借钱聊天记录、支付宝转账记录等电子数据。

(4)保留的银行转账凭单。

凡是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相关客观材料都可以算作是证据,如书证、物证、影视证据、电子证据、证人证言等。

、合同无效的后果

1、返还财产

返还财产,是为了使无效合同双方的财产关系恢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因无效合同取得的财产,原标的物存在的情况下,应将原物返还。如果原物不存在,根据《民法典》规定,在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时,应当折价赔偿。折价赔偿,具体应当按照所一方当事人所取提的财产的价值进行折算,以金钱的方式对对方当事人进行补偿的责任形式。

2、赔偿损失

赔偿损失,要按照过错的标准承担赔偿责任。有过错的一方,要赔偿对方的损失;双方均无过错,则依各自过错轻重、主次、程度来分别承担各自相应的赔偿经济损失责任。这里的“过错”是指双方签订合同时的过错,即双方因为这种过错而签订了不应签订的合同。

3、收归国有或返还集体、第三人

无效合同由于违法了法律法规,一般都可能导致国家、集体、第三人的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法律是保护合法行为,制裁违法行为的,因此法律除了要保护没有过错的当事人的利益不因合同无效而受到损害,同时还要强制对合同无效负有责任的当事人承担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这种责任有时会超出民事责任的范畴,行为人可能要承担行政甚至是刑事责任。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没有书面合同的借款行为是否有效“这一问题的解答。阅读了上文的内容之后相信大家应该对此相关的问题都有所了解了吧。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所以当事人约定后,未签订书面借款合同,进行口头约定的,一般具有法律效力。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想要了解的,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他们会给大家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