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合同无效承担违约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1-14 17:31
人浏览
导读:

合同签订后不一定是有效的,如果合同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如一方威胁另一方签订、以掩饰非法目的签订合同等行为签订的合同都是无效的,那么合同无效承担违约责任吗?更多关于合同无效承担违约么的相关内容,请继续阅读以下由法律快车整理的内容。

合同无效承担违约么

一、合同无效承担违约么

根据《民法典》第157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合同无效后其双方当事人对违约条款的约定亦是无效的,也就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了。

根据该条款,违约情形划分为两大类:

一是不履行合同义务。所谓不履行合同义务,又称毁约行为,指债务人拒绝履行任何合同义务。

二是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所谓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是指迟延履行合同义务、履行合同义务有瑕疵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

二、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合同无效的事由有五项: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三、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有什么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

自然人签订合同,原则上须有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不得亲自签订合同,而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签订。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签订纯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

2、意思表示真实。

缔约人的表示行为应真实地反映其内心的效果意思,即其效果意思与表示行为相一致。意思表示不真实,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在一般误解等情况下,合同仍为有效。在重大误解时,合同则可被变更或者撤销。在乘人之危致使合同显失公平的情况下,合同可被变更或者撤销。在因欺诈、胁迫而成立合同场合,若损害国家利益,合同无效;若未损害国家利益,合同可被变更或撤销。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4、合同标的须确定和可能

合同标的可能,是指合同给付可能实现。合同标的确定,是指合同标的自始确定,或可得确定。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合同无效承担违约么的相关内容,合同无效后其双方当事人对违约条款的约定亦是无效的,也就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了。大家如果有相关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