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打一场遗产官司需要多长时间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1-20 14:10
人浏览
导读:

继承是指当自然人去世之后,其名下的财产所有权应该按照法律规定的顺位进行转移。通常子女、配偶等具有继承权,如果有遗嘱则遗嘱优先。确定继承人之后要及时办理相关过户手续,此权利才算行使完成。那么打一场遗产官司需要多长时间?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打一场遗产官司需要多长时间

一、打一场遗产官司需要多长时间

遗产官司一般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3个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期限为3个月。 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期限为30日;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0日,但审理选民资格案件必须在选举日前审结。审理第一审船舶碰撞、共同海损案件的期限为1年;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

二、打遗产继承官司起诉需要什么材料

(一)死亡证明;被继承人的死亡日期的户籍资料或宣告死亡的判决书;亲属关系证明;

(二)被继承人主要遗产所在地的证明及遗产种类、数量及折价清单;

(三)被继承人生前债权、债务情况的证明;

(四)被继承人遗嘱原件,公证遗嘱的公证书,代书、录音或危急情况下口头遗嘱,及所附的两份以上证人材料。

三、法定继承的特征

(一)法定继承是遗嘱继承的补充。法定继承是很普遍存在的继承遗产的方式,但是遗嘱继承是先于法定继承的。即被继承人在生前有立下合法有效的遗嘱的话,则是按照遗嘱上的分配。

(二)法定继承是对遗嘱继承的限制。并不是说只要立了合法有效的遗嘱,就必须按照上面的分配,有的时候是有限制的。比如法律规定,遗嘱应该对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份额,但是遗嘱上没有的话,法院是会判决给其保留份额的。可见法定继承是对遗嘱继承有一定的限制的。

(三)法定继承是特定的亲属关系。继承人并不是被继承人说谁就是谁,法律规定继承人的身份关系为基础。

(四)法定继承的强行性。关于继承人,继承的顺序以及遗产的分配,我国法定继承有特定的强行性,任何人不得改变。

(五}法定继承具有法定性。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遗嘱并存。

我国《民法典》对继承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包括继承顺位、继承过户手续等。继承权的行使需要依据法律规定办理完整的手续。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收集的关于打一场遗产官司需要多长时间的相关知识,如您还有疑惑,请咨询法律快车平台的律师,他们会为您给出更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