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家暴婚姻起诉什么时候合适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1-22 17:50
人浏览
导读:

婚姻是因为男女之间的爱慕而想要共同生活的表示,但实际生活中却出现各种各样的原因而结婚的情况,因此婚后生活并不那么和睦,甚至有可能出现家暴的情况,那么家暴婚姻起诉什么时候合适?以下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

家暴婚姻起诉什么时候合适

一、家暴婚姻起诉什么时候合适


我国婚姻法对受到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权益维护有明确规定,在明确规定了受到家庭暴力诉请离婚的案件,法院对有过错者可少分或不分家庭共同财产的同时,对受害人人身损害赔偿的请求作出明确规定,特别是在离婚诉讼过程中未主张损害赔偿的,可在离婚后一年内向法院另行诉讼请求对方赔偿损失,这不仅体现了婚姻家庭主体的平等性,也有效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所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可以向法院起诉家暴,要求损害赔偿。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及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造成公民身体损害及财产损失的,应予以赔偿。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离婚损害赔偿】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二、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

(一)身体暴力

身体暴力又称躯体暴力,家庭中发生的身体暴力是指某位家庭成员对其他家庭成员蓄意使用体力或使用武器,伤害或残害对方的行为,包括推搡、抓夺、击打、捆绑、踢人、鞭打或枪击等 。

(二)情感暴力

情感暴力又称心理暴力,家庭中的情感暴力是指某位家庭成员对其他家庭成员的诋毁、嘲弄、威胁和恐吓、歧视、排斥、忽视和其它非身体形式的敌意对待 。

(三)性暴力

家庭性暴力是指由某位家庭成员对其他家庭成员强行施加的性行为、性行为企图或其它直接针对受害人性特征的强迫行为,行为人与受害人有可能是伴侣关系,也可能是其他家庭关系。

(四)经济控制

经济控制是指施害者通过对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收支状况的严格控制,摧毁受害人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以达到控制受害人的目的。

三、如何预防和应对家庭暴力

(一)政府层面

第一,政府应通过立法形式明确传达反对家庭暴力的信号,为干预和打击家庭暴力行为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

第二,政府应联合相关行政部门制订干预家庭暴力的专项政策,促使对家庭暴力的干预工作的有效实施。同时,各行政部门管理者应确定适应于自身的家庭暴力行为干预制度和行为准则,确保持续惩处因家庭暴力而违法违规的行为,表达坚定的反家庭暴力立场。

第三,相关行政部门应建立畅通的、适合各类受害者年龄和性别特点的上报机制,让受害者确信,相关人员在知晓此类事件后会采取积极行动并保护,且受害者不会遭到报复。

第四,有关政府机构等应做好持续的数据收集工作,应用精确可信的数据为家庭暴力制订合理的干预机制 。

(二)社会层面

社区组织应加强自身对于家庭暴力行为的干预之紧迫性的认识,社会相关机构应基于各方的合作,尽可能改变不利于社会安全的社会规范与运行机制,营造共同反对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行为的社会氛围

(三)个人层面

个人应加强对家庭暴力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对家庭暴力及其原因的认识,掌握识别与回应家庭暴力的合理方法。一方面,个人应加强自我保护,使自己免受家庭暴力行为伤害,如果不幸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应学会寻求他人或机构 帮助;另一方面,个人应培养自身情绪管理能力,在遭遇与家庭成员摩擦或冲突时,采取积极沟通的方式,和平解决矛盾或以适当的方式发泄情绪,而不可采取暴力手段 。

以上是由法律快车编辑整理收集的家暴婚姻起诉什么时候合适的法律知识。婚姻家庭里面出现暴利是十分常见也是十分恶劣的现象,严重威胁了家庭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出现此类现象时可以寻求司法机关的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