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怎么投诉停车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7-07 13:03
人浏览
导读:

有车一族在开车出行时,都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停车难,经常外出办事,着急停车却没有停车位,停在马路上属于违章,停车场有一些是公共的,也有一些是要收费的,遇到乱收费的停车场,当事人可以投诉,那么,怎么投诉停车场?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怎么投诉停车场

一、怎么投诉停车场

对于停车场乱收费现象,能够向物价局投诉,或者直接去交管部门投诉就可以了。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全国的价格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价格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范围内的价格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价格工作。

经营者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以及法定的价格干预措施、紧急措施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能够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金;无违法所得的,能够处以罚金;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百零七条 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二、小区遭剐蹭是报交警处理吗

以往如果在小区内发生的剐蹭,都是交由派出所处理的,只因小区内不具有公共性,发生的“交通事故”只能称为“事故”或“事件”,事件不属于交警管辖的范畴,一般交由派出所民警处理。

自《道路交通安全法》出台以后,小区内再发生剐蹭事件,交警接到报警后,也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并固定证据,促使双方协商解决,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麻烦,“也免得派出所再出警。”

另外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四章第三十六条: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

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交通事故的定义是怎样的

在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所称道路交通事故(以下简称交通事故),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以下简称违章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本法。

从以上定义中可以看出,构成交通事故具备6个缺一不可的要素:

1、道路

各国对道路的定义在交通法规上都有明确规定。我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规定“道路是指公路、城市街道和胡同(里巷)以及公共广场、公共停车场等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日本的道路法中对道路的定义是:“道路是供一般交通用的道路,即高速公路、国道、府县道以及市镇村道。与道路成为一体的桥梁、隧道、轮渡设施以及作为道路用的电梯等统统包括在‘道路’中作为道路的附属设施”。这里确指的是公用的道路,不包括厂区、校园、矿区、庭院的道路。同时应以事态发生时车辆所在的位置来判定。

2、车辆

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人自己在走路过程中发生意外、造成伤亡不属于交通事故。

3、在运动中

即定义中所说的行驶或停放过程中,这里所说的停放过程,应理解为交通单元的停车过程,而交通单元之间的静止状态停放所发生的事故(如停车后装卸货物时发生的伤亡事故)不属于交通事故。停在路边的车辆,被过往车辆碰撞发生事故,由于对方车辆处在运动中,因而也是交通事故,所以关键是车辆是否运动。

4、发生事态

即发生有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其中的一种现象。如果未发生上述事态,而是由于行人或旅客因其他原因(如心脏病发作)而造成的死亡不属于交通事故。

5、造成事态的原因是人的过失

即所造成的事态不是因为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原因,如地震、台风、山崩、泥石流、雪崩等。利用交通工具自杀也不属于交通事故。

6、有后果

即要有人、畜伤亡或车物损坏的后果,没有后果的不算交通事故。

以上6个要素和一定的违章行为可作为鉴别是否属交通事故的依据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怎么投诉停车场”等相关法律知识。如果停车场经营者乱收费,超出物价范围,当事人可以保留证据,向当地的物价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