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事实收养怎么解除关系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6-10 14:02
人浏览
导读:

事实收养是指以养父母和养子女的身份共同生活,但是有没有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登记。生活中的事实收养没有办理登记意味着该收养是没有经过审查可能是不符合法律的规定。那么事实收养怎么解除关系?以下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

事实收养怎么解除关系

一、事实收养怎么解除关系

民法典规定,形成事实收养关系后,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可以解除收养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条 【当事人协议解除及因违法行为而解除】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是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八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

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解除收养关系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一)想要知道解除收养关系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应先了解哪些情况可以解除收养关系:

1、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

2、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

3、送养人行使对养父母子女关系的解除权的;

4、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养父母的。

(二)确定自己的收养关系是可以解除后,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

1、收养关系的证明:收养公证书、户籍簿、居委会、村委会等有关单位的证明或证人姓名、地址与本人的关系;

2、未成年人提出解除收养关系的,由其监护人提供生父母的姓名、住址及工作单位等信息;

3、解除收养关系的原因事实及证据;

4、财产、住房状况及其证据。

三、事实收养产生的原因

产生事实收养问题的原因,除了收养法不承认其合法性的法律上的原因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事实收养人缺乏对收养关系的法律认识,û有把收养登记或者公证作为收养关系有效成立的法定程序,仍然将收养行为当作传统习惯方式来对待;或者认为法律上是否承认其合法性也û多大关系,反正双方相安无事,也不会妨碍他人,不会承担法律责任。

(二)管理服务不到。有关对收养工作进行管理服务的机关,缺乏社会责任感,û有看到事实收养产生的社会问题及其严重性,仅视为个别家庭问题。因此,调查了解少,情况不明了;主动服务少,等人上门找;手续程序多,提供方便少;回避ì盾多,研究解决少;部门推诿多,相互协调少。甚至,有些机关将处理事实收养问题与处罚违反计划生育问题相结合,以追收Υ反计划生育罚款或征收社会抚养费为办理收养登记手续的条件,导致不少事实收养人躲避收养登记。

(三)执法片面。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对被拐卖儿童案件、非计划生育案件的查处,只注重对Υ法人员的刑事、行政责任追究,却忽视对被事实收养人、收养人的合法权利的维护和处理,从而导致这些事实收养行为长期处于不正常状态。总之,大量事实收养问题的长期存在,将酿成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以上是由法律快车编辑整理收集的事实收养怎么解除关系的法律知识。按照法律的规定,在达成了收养协议之后需要向相关机构办理登记,生活中的事实收养即没有办理登记往往可能是因为法律意识的欠缺。是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