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网络名誉侵权如何取证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4-25 17:26
人浏览
导读:

如今网络世界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有时候一些不实的言论散播容易侵犯了自身的名誉权,那么一旦我们想要起诉对方侵犯自己的名誉权想要做哪些准备?网络名誉侵权如何取证?下面法律快车小编带你了解一下相关法律知识吧。

网络名誉侵权如何取证

  一、网络名誉侵权如何取证

  1、公证取证。民诉法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的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故公证书是当事人证明自己主张的最为有效的证据。

  从收集证据的方式上看,网络著作权案件的取证主要在网上进行,需要对大量的具有证明作用的网上信息进行固定和保存。当事人采取公证取证的方式是要在诉讼前或诉讼中由公证机关对涉及网络上相关信息逐一打印并将取得证据的过程予以详细记录,形成一份客观完整的公证书。公证取证时,如果遇到图形、图像等声像文件,还需采用录音、录像的方式加以固定,以保证证据的完整性、客观性。

  2、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相关证据。网络服务商为其用户上网后的信息流通提供技术支持,因此用户在网上传播的信息总会经过网络服务商的计算机系统,并留下记录。这应当是网络著作权案件中最主要、最可靠的证据来源。对于该类证据取得应当是在诉讼中,经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或法院根据案件自行决定由法院向网络服务提供者要求提供证据,网络服务商有协助法官调查取证的义务。

  二、网络名誉侵权的构成有哪些要件

  1、须有传播散布之行为,即该行为需为第三人所知悉;

  2、侵害行为系针对特定人为之;

  3、传播内容必须有妨誉性,即该内容具有贬损他人名誉、降低他人社会评价的性质。

  三、侵害名誉权的责任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该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与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

  公民遇到自己的名誉权被其他人侵犯可以通过公证取证或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相关证据。以上便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网络名誉侵权如何取证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疑惑,欢迎联系法律快车专业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