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放弃了民事权利还可以再诉讼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6-21 19:40
人浏览
导读:

在如今的社会生活当中,民事权利是民法赋予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性质上看,民事权利是权利人的个体利益和整个社会利益的结合,也就是说,有的权利不能够放弃,因为一旦放弃可能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利益。那么放弃了民事权利还可以再诉讼吗?对于大家提出来的这个疑问,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来为大家讲解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放弃了民事权利还可以再诉讼吗

一、放弃了民事权利还可以再诉讼吗

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放弃民事权利的,不影响民事主体提起诉讼,放弃民事权利并不等于放弃诉讼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九条 【民事权利的取得方式】民事权利可以依据民事法律行为、事实行为、法律规定的事件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

第一百三十条 【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不受干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三条 适用范围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二、民事权利指的是什么

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和实施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意志。包括:权利人直接享有的某种利益(如人身权)和通过一定行为获得的利益(如财产权);权利人自己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保证其享有或实现某种利益;在权利受到侵犯时,能够请求有关国家机关予以保护。

民事权利包含以下含义:

(一)权利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或者为某种行为的可能性;

(二)权利是权利主体要求他人实施某种行为或者不实施某种行为,以实现其利益的可能性;

(三)在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主体得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济。

三、民事主体民事权利的保护方法

保护民事权利的措施,按照性质可以分为公力救济和私力救济。公力救济,又称国家保护,指权利人通过法定程序请求国家对其权利进行保护。

公力救济,是以民事责任作为中介的。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时,原来正常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实现受到阻碍和干扰,从而产生民事责任法律关系。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便行使公权力强制责任人承担第二性的义务,以对正常的民事法律关系加以补救。

除了民事性质的停止侵害、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十种责任形式之外,还可以采用训诫、收缴财物或非法所得、罚款、拘留、判处刑罚等行政和刑事性质的保护方法。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放弃了民事权利还可以再诉讼吗“这一问题的解答。阅读了上文的内容之后相信大家应该对此相关的问题都有所了解了吧。综上所述,有的民事权利可以放弃,最典型的就是财产权,但有的权利不能放弃,比如人身权。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想要了解的,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他们会给大家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