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合同约定违约金有用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2-07 17:10
人浏览
导读:合同违约金的约定,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保证合同的正常履行。那么,签订合同之后,合同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具体有哪些作用呢?以及违约金和损害赔偿金的区别有哪些呢?以下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合同约定违约金有用吗的相关内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合同约定违约金有用吗

一、合同约定违约金有用吗

关于违约金的主要作用,学者有三种观点:

1、是认为违约金的主要作用在于担保合同的履行。

2、是认为违约金是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所应承担的违约责任。由于违约金与传统民法中的担保方式存在着性质的差别,所以违约金不是债的担保方式,立法和法学理论也不应该要求违约金发挥债的担保作用。

3、是认为违约金主要是一种责任形式,同时也应具有担保作用,它的担保作用在于:一旦发生违约,违约方即应给付违约金。如履行了合同,对方当事人则不能请求违约金。

、违约金和损害赔偿金的区别

(一)违约金: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预先约定的当一方不履行合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时,由违约的一方支付给对方的一定数额的金钱。它具有以下特征:1、以违约行为为产生条件,不以损害事实的产生为前提。2、当事人双方经协商一致达成意见,金钱数额明确具体,没有争议性。3、具有惩罚性,当合同一方没有履行合同义务或为按照约定履行义务时就发生了违约金。

(二)损害赔偿金:是指违约方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而给对方造成损失,依法或依据合同规定应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它具有以下特征:1、具有违约行为。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是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2、具有损害事实。损害事实必须是实际已经发生的,未发生的损害事实不能产生损害赔偿金。3、违约行为与损害事实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4、具有补偿性。与违约金不同的是,损害赔偿金是以实际损失的程度作为赔偿的范围,因此在性质上是具有事后补偿性的。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三、合同违约金如何支付

1、违约金的支付应体现合理性。

违约金应如何支付?当事人可以依法请求仲裁机构或者法院予以适当增减,从而保证支付违约金额同违约所造成的损失相符合,以体现违约补救的合理性。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2、违约金的计算办法及支付期限应明确约定。

为了避免在违约金交付问题上发生争议,合同当事人还应在合同的违约条款中,明确约定违约金的计算办法、支付期限及迟交时利息的计算办法等。

违约金超过20%的部分,在诉讼过程中,法院对于你超过的那部分是不予支持的,同样的,另一方当事人对于你设定的超过20%的部分是可以请求人民法院适当减轻的。违约金的约定应当以调整到守约方实际损失的130%为原则来设定,违约金过高的可以申请法院裁定。

以上就是由法律快车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合同约定违约金有用吗的法律知识。签订合同之后合同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的作用,观点之一主要就是有利于保证合同的履行。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