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合同已经履行部分是否可以解除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2-09 12:10
人浏览
导读:

在如今的社会生活当中,在当事人就合同的内容协商一致、权利义务关系确定下来后,就应当签订合同,合同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约束力。如要解除合同因不同的原因而解除的,其处理的依据和因此带来的后果也是不同。那么合同已经履行部分是否可以解除?对于大家提出来的这个疑问,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来为大家讲解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合同已经履行部分是否可以解除

一、合同已经履行部分是否可以解除

根据法律规定,已经部分履行的合同是可以解除的,当事人可以协商解除。如果出现法定解除事由时,也可以请求法院解除合同。法定解除事由有: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其他法定事由。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二、合同解除后能否确认无效

不能。因为合同解除和合同无效是两个概念,合同解除不代表合同无效,合同解除时约定的违约责任,以及争议解决条款还是有效的。即合同解除时,根据原合同约定,有义务要履行的合同内容,还是要履行完毕。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七条 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

三、合同解除的程序

当事人一方主张解除合同时,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

在约定的异议期限届满后才提出异议并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如果没有约定异议期间,在解除合同通知到达之日起3个月以后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合同已经履行部分是否可以解除“这一问题的解答。阅读了上文的内容之后相信大家应该对此相关的问题都有所了解了吧。如果已经履行完毕了就无法解除,正在履行的过程中可以双方协议进行部分解除。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想要了解的,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他们会给大家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