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借款合同约定管辖是否有效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2-31 23:15
人浏览
导读:

个人或者公司需要资金短缺是常有的事,可以向个人或者银行借款,需要签订借款合同,把借款的金额、借款期限、利息等都写清楚,双方签字确定,当然合同生效的一个条件就是不能违反法律规定,那么,借款合同约定管辖是否有效吗?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借款合同约定管辖是否有效吗

一、借款合同约定管辖是否有效吗

借款合同属合同的一种,而对于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由此可见,借款合同中约定管辖法院只要不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就是有效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二、借款合同履行地如何确定

借款合同履行地的确定原则是:借贷双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事后未达成补充协议,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仍不能确定的,以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

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三、借款合同纠纷都有哪些原因

(一)借款合同到期后,借款人拒不还款。借款人只顾个人利益,不信守合同,信誉低下,合同到期后,有偿还能力却拖欠不还。有些企业、部门单位频繁更换法定代表人,且许多“新官”不理“旧账”,致使金融部门的收贷搁浅,只好诉诸于法律。

(二)担保人法律知识欠缺,有还款能力,拒不承担保证人的义务,因这类案件均有担保人,且担保人不止一个,当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借款时,按照《民法典》的规定,作为连带担保的保证人就应承担还款责任,但绝大多数担保人,这方面的法律知识欠缺,弄不清一般担保与连带担保的区别,认为借款人应先还款,借款人不还,自己有偿还能力也不应还,有不少担保人在强制执行阶段还振振有词的说:“我又没有借银行的款,凭什么让我还钱?”。

(三)借款人经营亏本,没有偿还能力,也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另外,借款人为躲避债务,外出打工,没有确切地址而导致欠款不能归还,信用社为此起诉的也不在少数。

(四)借款方因不可抗力或意外事故,履行合同困难。在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一些企业由于不可抗力或意外事故而导致企业严重亏损、资不抵债,无力偿还贷款。

(五)贷款方审查制度不严。不法分子乘机钻空子,利用虚假证明,私刻他人印章,伪造保人手续等手段骗取国家贷款。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借款合同约定管辖是否有效吗”等相关法律知识。借款合同当中可以约定管辖,只要约定管辖法院只要不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就是有效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