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离婚开庭都带哪些材料证据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2-31 13:40
人浏览
导读:

诉讼离婚是夫妻双方无法私下协商一致而诉至法院,请求法院支持自己诉求从而解决纠纷的离婚法定方式,那么在离婚诉讼庭审中双方需要出示哪些证据以支持自己的诉求呢。接下来就由法律快车的小编为大家解答离婚开庭都带哪些材料证据的问题。

离婚开庭都带哪些材料证据

一、离婚开庭都带哪些材料证据

(一)必备材料:原告方的身份证原件;双方夫妻关系的证明,一般可提供结婚证和婚姻登记机关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夫妻共同财产的证明;有子女的还应当提交子女的出生证明、户口簿;如果是第二次起诉离婚,原告还要从法院开具判决生效单。

(二)其他材料:婚姻基础状况的证明材料;婚后夫妻感情变化、引起离婚原因的证明材料。如因第三者插足引起离婚的,提供第三者介入的具体事实、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等证明材料;夫妻关系现状的证明材料;双方经济状况的证明材料;

二、起诉离婚的审判时间有多长

起诉离婚的时效,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如果是适用普通程序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如果适用简易程序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三、向哪个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在被告有经常居住地时,则经常居住地的法院优先于住所地的法院管辖。

离婚诉讼中,在庭审时双方都会出示证据来为自己的诉求做支持,因此开庭需要带哪些证据材料不能一概而论,除了程序需要的固定材料外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准备。以上就是法律快车的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离婚开庭都带哪些材料证据的详细知识。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