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怎么样算乘人之危签订合同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6-01 14:21
人浏览
导读:

在如今的社会生活当中,乘人之危是一种明显的显示公平行为,是法律所不允许发生的,出现乘人之危的时候可以请求撤销合同。那么怎么样算乘人之危签订合同?对于大家提出来的这个疑问,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来为大家讲解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怎么样算乘人之危签订合同

一、怎么样算乘人之危签订合同

(一)一方当事人处于危难处境或者紧迫需要。

(二)行为人有乘人之危的行为,使对方迫于无奈(非真实意思表示)而与之订立了合同。

(三)行为人具有主观上的故意。

(四)受害人的意思表示对自己严重不利。

二、乘人之危合同的法律效力

乘人之危订立合同,是指一方当事人乘对方处于危难之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与己订立合同。乘人之危,是指行为人利用对方当事人的急迫需要或危难处境,迫使其作出违背本意而接受于其非常不利的条件的意思表示。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三、乘人之危中的急迫怎么理解

所谓急迫,是指因情况比较紧急,迫切需要对方提供某种财物、劳务、金钱等。急迫主要包括经济上、生活上各种紧迫的需要,而不包括政治上、文化上等方面的急迫需要。由于乘人之危是一方乘他方危难或急迫而要求对方订立的合同,因此不法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乘人之危的故意。如果行为人在订立合同时,并不知道对方处于危难或急迫状态,即使提出苛刻条件并为对方所接受,也不能认为是乘人之危。

受害人出于危难或急迫而订立了合同。不法行为人乘人之危要求受害人订立合同,受害人明知对方在利用自己的危难或急迫而获得利益,但陷于危难或出于急迫需要而订立了合同。例如,因经济窘迫而借高利贷;迫于停电的威胁而与供电单位订立不公平的买卖合同等。正由于受害人是在危难或急迫状态下而与对方订立了合同,因此,这类合同从根本上也违背了受害人的真实意志。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怎么样算乘人之危签订合同“这一问题的解答。阅读了上文的内容之后相信大家应该对此相关的问题都有所了解了吧。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签合同也要符合道德,遵守法律原则。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想要了解的,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他们会给大家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