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贷款担保协议书怎么写才有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2-30 13:40
人浏览
导读:

提供担保的时候一般都需要签订担保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我们最好事先对贷款担保合同进行一个了解。那么,贷款担保协议书怎么写才有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贷款担保协议书怎么写才有效

  一、贷款担保协议书怎么写才有效

  先写清楚是在哪个银行办理的,从什么时候借的写清楚,如:经过XXXX银行____________县支行__________营业所与__________借款方友好协商之后,签订了本次的合同并且觉得相互遵守。

  (一)自_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_年____月____日,贷款方将提供给借款方________贷款__________元。关于借款、还款的计划如下:

  (二)再写清楚此次分期借款的计划是什么,再写此次分期还款的计划是什么,接着,要把借款、还款的日期;借款、还款的金额;借款、还款的利率;借款、还款的用途;借款、还款的日期;此次借款的本金等情况写清楚。

  (三)贷款方按照约定的日期和金额向借款方提供借款,如果没有遵守约定的话,需要按照违约的金额和具体的天数赔付给借款方相应的违约金,其支付的违约金数额的计算方法要和逾期贷款的一致,即为_____%。

  (四)贷款的利率需要按照银行贷款的利率来计息,如果遇到调整的情况需要按照新的利率和计息的方法进行计算。

  (五)借款方需要按照协议上的规定来使用贷款,不可以用在协议规定之外的用途。否则,贷款方有权利停止发放新的贷款知道收回之前发回的货款为止。

  (六)借款方如果没有按照协议上的规定的时间和额度使用贷款的话,需要向贷款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根据借款的天数、额度、借款利率的_____%计算。

  (七)借款方需要保证在规定的期限之内归还贷款的本息。如果需要延期的话,借款方需要在贷款到期的3天前提出延期的申请,贷款方同意之后可以延长期限,但是延长的期限最多不可以超过原来签订归还时间的一半。如果贷款方没有同意申请延期或者没有办理延期手续的逾期贷款需要加罚利息。

  (八)借款方此次的借款由担保人用__________作为担保。

  (九)贷款到期之后的1个月,如果借款方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归还本息的话,需要由担保单位(或担保人)来负责偿还逾期未还的贷款。

  (十)本协议书一式_____份。(具体需要几份就写几份,一般是根据涉及到的双方当事人各一份,担保方一份,需要公证的,公证方还要一份)

  (十一)写上协议生效时间,一般是写本协议书从双方签字之日起开始具有法律的效力。

  最后是各方签字,凡涉及到的各方当事人都需要签字或盖章,有公证机关的,要写上是哪个公证机关,并由公证机关负责人签字或盖章,再写上签协议的时间、地点。

  二、担保人需要夫妻签字吗

  必须双方签字。如果贷款人无力偿还,理论上来说,由担保人承担债务。但在实际操作上,就看谁是爷了。夫妻双方签字效力等同于一方。(彼此不能当作对方的贷款担保人)

  如果一方 以夫妻名义担保,另一方不知情,应该无效。理由是,担保行为,可以认定为对夫妻共同财产所作的处分,这种处分,并非为日常生活所需而做出,此外,担保往往数额不菲,一旦承担担保责任,就属于对夫妻共同财产做出的重大处分,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分权,一方非因日常生活所需,对共同财产做出的重大处理,没有经过对方同意的,为无效行为。

   担保人即保证人,根据担保法规定,第三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这里的第三人即担保人,包括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这里的债权人既是主债的债权人。这里的-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称为保证债务,也有人称保证责任。

  三、借款合同中的担保条款有哪些

  (一)借款方用做抵押,到期不能归还贷款方的贷款,贷款方有权处理抵押品。借款方到期如数归还贷款的,抵押品由贷款方退还给借款方。

  (二)借款方必须按照借款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借款,不得挪作他用,不得用借款进行违法活动。

  (三)借款方必须按照合同规定的期限还本付息。

  (四)借款方有义务接受贷款方的检查,监督贷款的使用情况,了解借款方的计划执行,经营管理,财务活动,物资库存等情况。借款方应提供有关的计划,统计,财务会计报表及资料。

  (五)需要有保证人担保时,保证人履行连带责任后,有向借贷方追偿的权利,借贷方有义务对保证人进行偿还。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贷款担保协议书怎么写才有效的相关知识,在进行抵押担保的时候,大家要了解一下具体的书写方式,了解一下抵押担保的相关种类,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手续的具体办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