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什么是五保监护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1-04 16:16
人浏览
导读:农村地区是有一些孤寡老人或者小孩的,因为没有亲人,又没有劳动能力,不能养活自己。通过申请成为五保户之后,是要监护人来监护的。所以,什么是五保监护人?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五保监护人

一、什么是五保监护人

五保监护人是指保护五保人人身安全、财产权利的人,而五保是指保吃、保住、保穿、保生病治疗和保死后安葬。这一政策主要是针对我国的孤寡老人或者小孩。因为他们因经济或者身体原因成为了五保户,并且一些五保户没有亲人,自己又没有足够的能力照顾自己,在这时候就需要一个监护人,即五保监护人。

没有规定的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亲属;

(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没有规定的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二、申请五保户的要求

(一)就是没有法定抚养义务人或者有法定抚养义务人,但是没有能够提供又能做到的责任能力。

(二)无劳动能力的人,比如说是残疾人致使无法劳动的,或者是年老色衰的人。

(三)没有生活来源的,比如是一些捡垃圾的人,流浪的人。法律中没有规定捡垃圾是否有生活来源的人。

(四)还有就是老年人,残疾人,还有未成年的16周岁的人,他们这些法定抚养人依照婚姻法的规定有不用赡养义务的人,可以申请五保待遇。

三、五保户死后征地款该谁享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典若干问题的意见之规定:集体组织对“五保户”实行“五保”时,双方有扶养协议的,按协议处理;没有扶养协议,死者有遗嘱继承人或法定继承人要求继承的,按遗嘱继承或法定继承处理,但集体组织有权要求扣回“五保”费用。

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承包人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民法典的继承。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该承包人死亡,其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民法典的规定继承;在承包期内,其继承人可以继续承包。”可见,法律对是否允许继承人继续承包,是以承包土地的不同而作出的不同规定的,除林地外的家庭承包当中,承包经营不发生继承问题。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什么是五保监护人”等相关法律知识。五保监护人其实就是对五保户进行监护的人,他们往往责任重大,也要对五保户人群尽到自己的监护义务。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