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法典中财产保证书有法律效力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1-07 09:02
人浏览
导读:

财产保证证主要是根据当事人之间的确定的,可以向相关的公证机关进行公证,即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那么,民法典中财产保证书有法律效力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民法典中财产保证书有法律效力吗

  一、民法典中财产保证书有法律效力吗

  民法典规定,财产保证书签订的当事人有民事行为能力,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具有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保证书可以作为离婚财产分割证据吗

  如果保证书是有效的,在离婚分割财产时,这份保证书可以成为分割财产的重要证据。如果这种保证书无效,则不能作为划分财产的依据,但是如果能够证明确有外遇,他就属于有过错,可以不分或者少分财产。具体有效否,要看订立的内容,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违反法律法规的保证书一定是无效的。另外,我国法律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三、保证书可以作为财产分割协议吗

  “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因此,保证书是有效的,离婚分割财产时,这一协议可以作为分割财产的重要依据,但是并不能将其作为全部的财产的分割依据。公证书原则上需要确定以下几点情况:第一,行为人是否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第二,行为人的保证是否是其真实的意思表示;第三,保证书中是否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以及是否侵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离婚财产分割原则

  第一、坚持男女平等原则:在分割共同财产时,双方应有平等的权利,不能因为一方经济收入较低、没有经济收入而少分或部分给他(她)财产。

  第二、坚持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的原则:目前我国妇女的经济条件和男子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财产分割上适当照顾妇女和儿童的利益,给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适当多分一些财产。

  第三、照顾无过错一方的原则:一方因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和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但有过错,不代表就会“净身出户”。

  第四:公平原则:离婚时应清算夫妻的经济利益,例如:夫妻双方对家务劳动、抚养子女的付出,一方离婚后生活水平的下降,妥善安置离异后的换病房等。

  第五、尊重当事人意愿,财产约定先于法定的原则:公民有权处分自己的财产,可以多种形式处理双方财产问题。

  所以说保证书财产分割是可以不要公证的,但是保证书的内容在某种层面也决定了它是否具有法律效应。当然能够去公证处进行公证是最好的,也增加了它的法律效应。而且保证书上当事人在协议上签署名字,日期,一定要属于合法有效的。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民法典中财产保证书有法律效力吗的相关内容,民法典规定,财产保证书签订的当事人有民事行为能力,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具有法律效力。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法律快车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