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根据规定监护人一般监护到孩子多大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1-06 09:40
人浏览
导读:

孩子在成长阶段肯定会有监护人的陪伴,那么,一般情况下孩子多大可以选择自己的监护人,在法律意义上对于孩子监护人的问题,那么,根据规定监护人一般监护到孩子多大?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根据规定监护人一般监护到孩子多大

  一、根据规定监护人一般监护到孩子多大

  孩子的监护权一般到孩子满十八周岁,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时结束;或孩子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此时,也不需要监护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十九条 【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护关系终止:

  (一)被监护人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

  (三)被监护人或者监护人死亡;

  (四)人民法院认定监护关系终止的其他情形。

  监护关系终止后,被监护人仍然需要监护的,应当依法另行确定监护人。

  二、小孩子的监护人是几个人

  (一)小孩子的监护人是两个人,其父母是他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3、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三、孩子的监护人必须是父母吗

  当然不是。当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时,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父母单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如果被监护人是成年精神病人,其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

  法定监护人的顺序有顺序在前者优先于在后者担任监护人的效力。但法定顺序可以依监护人的协议而改变,前一顺序监护人无监护能力或对被监护人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权从后一顺序中择优确定监护人。

  当父母过世或缺乏能力时,可以按照下列顺序确定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四)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的,可以提请法院裁决,不可以未经指定而直接要求法院作出裁决。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根据规定监护人一般监护到孩子多大的相关内容,对于许多人来说监护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对于这类问题最为关键的就是自己的选择,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法律快车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