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私人放贷利息最高标准是多少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1-14 10:15
人浏览
导读:

银行最基本的业务就是存款和贷款,尤其是贷款,每年都能为银行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我们都知道在银行贷款的话是需要收利息的,而且每个银行规定的贷款利息也是不一样的,那么,私人放贷利息最高标准是多少?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私人放贷利息最高标准是多少

  一、私人放贷利息最高标准是多少

  《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第二款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关于借款利率的其他规定:

  (一)第二十八条 借贷双方对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债权凭证,如果前期利率没有超过年利率24%,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载明的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24%,当事人主张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按前款计算,借款人在借款期间届满后应当支付的本息之和,不能超过最初借款本金与以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年利率24%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之和。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支付超过部分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第二十九条 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以不超过年利率24%为限。

  二、借款的利息怎么算

  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借款的利息,借款的利息按实际的借款期限来计算,当然合同可以另有约定。民间个人借款如果没有约定利息则视为不需支付利息,而且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当事人可以约定借款的利息。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

  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的,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利息,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应当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利息。

  民间个人借款,无约定利息的不需支付,利率不得违反国家的规定。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三、多少的利息受法律保护

  年利率不超过15.4%的利息受法律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规定了年利率不得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最新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3.85%,四倍利率也就是15.4%。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私人放贷利息最高标准是多少的相关知识,银行贷款的利息,每个银行都是不同的,按照实际情况来计算利息。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