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从法律上怎么解除收养关系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2-09 08:04
人浏览
导读:

我们想要成立收养关系需要办理收养登记,相信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内容。同样地,解除收养关系也是需要办理相应的解除手续。那么,从法律上怎么解除收养关系?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从法律上怎么解除收养关系

  一、从法律上怎么解除收养关系

  父母子女关系分两大类: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和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是基于收养或再婚的法律行为以及事实上的抚养关系的形成,由法律认可而人为设定的,如养父母和养子女间的关系。这种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可以因一方的死亡而终止,也可以因所拟制的亲属关系依法解除而终止。如收养关系解除后,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父母子女关系自然解除。

  根据我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的规定,当事人如果想解除收养关系,有以下两种途径可以选择:

  (一)收养人与送养人或收养人与成年的被收养人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当事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的登记。

  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符合下列条件:

  1、双方就解除收养关系达成合意;

  2、双方均须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不能达成协议的,可诉请人民法院解决。

  在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一方要求解除收养关系时,人民法院应依据双方的实际情况加以调解,调解不成的判决解除收养关系。

  二、收养手续如何解除

  收养关系的解除总的来说是经当事人协商同意,并履行一定的解除手续,任何一方不得自行解除。

  (一)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未成年以前,不得,但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年满十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收养人不履行,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当事人解除收养关系应当达成书面协议。收养关系是经民政部门登记成立的,应当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的登记。收养关系是经公证证明的,应当到公证处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的公证证明。

  (三)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断绝收养关系后还能恢复吗

  应当是可以的,我国法律并没有对此禁止,根据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的民事原则,可以重新办理收养关系。

  收养关系建立后,被收养人与生父母的权利义务关系随之消失,但当收养关系解除后,被收养人与生父母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要视情况而定。如果他们是在你成年后,仅口头声明与你断绝收养关系,而没有依法向民政部分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登记的或者向法院请求判决解除的,你们之间的收养关系始终存在,并未解除,现在各方同意恢复收养关系,无需履行任何其他手续。

  协议解除收养关系收养关系既然可以依照当事人双方的协商一致而成立,也当然可以依照当事人协商一致而解除。收养关系当事人必须一致同意。即无论收养关系的恢复是由哪一方当事人提出,也不论收养关系是经过登记还是既经过登记又经过公证,只要是通过协议的方式解除,就必须经过双方当事人的同意。收养方如果是夫妻共同收养,就必须经过收养人夫妻双方的同意。送养人是生父母的,也必须经过夫妻双方的同意。对于养子女年满10周岁以上的,还应当征得其本人的同意。对于养子女已经年满18周岁的,应由养子女与收养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送养人不再参与收养关系的解除。

  未成年养子女与养父母解除收养关系后,与生父母的关系自行恢复。该条款主要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因收养关系的解除而受到侵害。但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否恢复,可以由当事人协商确定。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从法律上怎么解除收养关系的相关知识,收养关系解除后,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父母子女关系自然解除。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