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哪些情形可以诉讼离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1-21 08:22
人浏览
导读:

有时候夫妻之间已经没有了感情,继续共同生活下去对双方彼此都是一种折磨,不如双方都各退一步放开手。那么,哪些情形可以诉讼离婚?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哪些情形可以诉讼离婚

  一、哪些情形可以诉讼离婚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条 完成离婚登记,或者离婚判决书、调解书生效,即解除婚姻关系。

  综合上面所说的,婚前财产不管是转给谁,那么都是属于个人的财产,自己有任意支配的权利,如果转给他人而对方占为已有的话,那么这种行为完全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做为受害方是可以直接走法律的流程来进行办理,这样才能保障到自己的权益。

  二、离婚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一)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又称登记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志愿离婚并就婚姻的法律后果达成协议,经过婚姻登记机关认可,既可以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离婚方式。

  协议离婚要求:夫妻必须就离婚,子女以及财产的有关问题达成共识,并同时持有关证件和证明向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离婚申请,婚姻登记机关收到当事人申请后对经审查符合离婚条件的离婚申请予以登记并发给离婚证。

  需要注意的是,双方离婚必须是出于自愿。当事人为合法夫妻、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诉讼离婚

  1、离婚起诉的前提:必须是双方领有结婚证或者已构成事实婚姻。

  2、离婚诉讼的提起,必须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其他任何第三人均不得以诉讼当事人的身份提出离婚诉讼,比如他们的子女或者父母不得以自己的名义对夫或妻提起离婚诉讼。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3、法院判离的标准是“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协议离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三、离婚诉讼审限是多久

  离婚诉讼的期限是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三个月。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哪些情形可以诉讼离婚的相关知识,离婚起诉的前提为,必须是双方领有结婚证或者已构成事实婚姻。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