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间借贷合同的诉讼时效规定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2-04 13:20
人浏览
导读:

一般来说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都为三年,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情况下的民事纠纷案件是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的。那么,民间借贷合同的诉讼时效规定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民间借贷合同的诉讼时效规定是什么

  一、民间借贷合同的诉讼时效规定是什么

  民间借贷合同的诉讼时效规定是三年,依照我国《民法典》规定,一般诉讼时效制度为3年,长期诉讼时效为20年。民间借款纠纷的诉讼时效制度一般适用3年的一般时效制度,当借款合同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内为有效的诉讼时效期间。但是,并非民间借款案件就不适用特殊的诉讼时效期间。

  实践中,无还款期限的民间借款合同大量存在,这些纠纷的诉讼时效如果符合《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的要求的,可适用20年的特殊长期诉讼时效,而非三年的时效,否则将对保护债权人的利益造成损害,有违公平原则。如果无期限借款合同超过了20年的诉讼时效提起诉讼的,则丧失胜诉权。

  二、贷款合同诉讼时效

  一般情况下,贷款合同的诉讼时效通常是3年。诉讼时效的期限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该知道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那天起开始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从权利受到损害那天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会再保护其权利。出现特殊情况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诉讼时效。

  三、借款合同纠纷到哪里起诉

  (一)借款合同纠纷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

  (二)通过银行转帐方式借款,当事人能够提供银行的转款证明的,该银行所在地可以认定为合同履行地。另,借款合同中贷款方所在地可以视为合同履行地。

  (三)当事人在借据或借款合同中有协议管辖的约定,且该约定地点属于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不违反级别管辖规定的,该约定有效,确定管辖时从其约定。约定为合同签订地的,该合同中应同时注明合同签订的具体地点,否则视为协议管辖的约定不明确。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间借贷合同的诉讼时效规定是什么的相关知识,当借款合同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内为有效的诉讼时效期间。但是,并非民间借款案件就不适用特殊的诉讼时效期间。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