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瑕疵出资的类型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1-30 15:20
人浏览
导读:

对于瑕疵出资的行为应该如何进行处理,主要是按照该种瑕疵是否可以补正,按照类型进行划分。那么,瑕疵出资的类型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瑕疵出资的类型有哪些

  一、瑕疵出资的类型有哪些

  根据资本瑕疵原因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公司资本瑕疵划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一)出资虚假瑕疵,指股东于公司设立之时根本没有出资却声明已经出资,致使公司实际无任何实收资本而设立并有违该国法律规定的情形。此系最为严重的资本瑕疵情形,多数国家将此视为犯罪予以严惩。

  (二)出资不足瑕疵,对于出资不足的瑕疵,可以理解为股东只足额缴纳了第一期出资,而以后各期均未交纳或只缴纳了部分,而导致公司注册资本不实。这是由于规定了分期缴纳制度而出现的新情况。

  (三)出资价值瑕疵,是指实物、权利等出资的评估价值,高于评估对象实际价值之情形。

  (四)出资权利瑕疵,是指用于出资的有形或无形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等存在着权利上的瑕疵,如已出卖他人或已抵押他人等。

  (五)出资形式瑕疵,是指以不符合法定要求的出资形式进行出资的情形。如我国新颁布的《民法典》中第27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股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由是,违反以上规定的其它形式的出资,便构成出资形式瑕疵。

  (六)出资比例瑕疵,是指公司的货币出资金额比例低于法律规定的最低比例。在我国为30%。新颁布的《民法典》第27条第3款规定: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股份有限公司适用该款的规定。

  股东瑕疵出资的行为将会对公司的发展经营计划有着严重的影响,这不仅触犯了相关法律,还是一种在道德上受到谴责的行为。瑕疵出资的股东需要担负相应的法律责任,不仅需要对公司造成的损失负责,严重的还有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二、股东出资瑕疵

  股东出资不实,公司注册资金不到位、虚假出资、虚报注册资本等等,针对这类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第22条规定股东对债权人在未缴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司诉讼案件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也规定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最高法院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之第十三条规定为:股东在未缴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而未如之前的司法解释规定为连带清偿责任。)补充责任与连带责任差别甚大!补充责任,意味着股东位于第二顺序之债务人,在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时,股东才承担公司债务。

  三、出资瑕疵的责任是什么

  瑕疵出资指出资人违反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未足额出资或出资的财产权利有瑕疵,不包括根本未出资和履行出资义务后的抽逃出资行为。

  (一)出资瑕疵的责任如下:

  1、公司发起人要对公司出资的充实承担担保责任,确保公司资本的充足和可靠,这是保证公司人格健全的第一需要。

  2、出资瑕疵股东向已如章程规定出资的股东承担的是违约责任。

  3、公司债权人在公司不能清偿债务时,可要求出资瑕疵股东在一定范围内承担补充清偿的责任,其他对出资瑕疵承担连带责任股东承担责任的范围也包括公司债权人的请求范围。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瑕疵出资的类型有哪些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可知,根据具体的情况,对于瑕疵出资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理结果。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