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法典中合同违约被损害方如何解除合同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2-10 14:10
人浏览
导读:

实践中,对于违约责任的处理需要按照约定进行的,这是对于当事人之间的权益尊重。那么,民法典中合同违约被损害方如何解除合同?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民法典中合同违约被损害方如何解除合同

  一、民法典中合同违约被损害方如何解除合同

  合同违约被损害方直接通知违约方解除合同即可。

  我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五百六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通知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自通知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对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

  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二、违约损害赔偿范围是怎么规定的

  赔偿损失的范围可由法律直接规定,或由双方当事人约定。在法律没有特别规定和当事人没有另行约定的情况下,应按完全赔偿原则,赔偿全部损失。

  《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五条规定:“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以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是指财产上的直接减少。间接损失又称所失利益,指失去的可以预期取得的利益。可以获得的预期的利益,简称可得利益。可得利益指利润,而不是营业额。 在实践中,可预见到的情况千差万别,很难把握,如果对此不加以限制,就会导致当事人乱用或者曲解“可预见”的本意。因此法律对可预见性采取了一些限制。预见性有三个要件:

  (一)预见的主体为违约人,而不是非违约人。

  (二)预见的时间为订立合同之时,而不是违约之时。

  (三)预见的内容为立约时应当预见的违约损失,预见不到的损失,不在赔偿范围之列。

  三、违约损害赔偿金标准

  违约损害赔偿金额具体包括实际利益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

  (一)实际利益损失比较直观,相对容易计算,具体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1、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条款,但是有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的,可按照这个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2、如果合同中,也没有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的,可以凭借相关的款项单据,书面证据来佐证,达成双方协商一致。

  3、如果双方就实际损失金额,不能达成协商一致的,可以向法院起诉,由法院审查后进行判决。

  (二)可得利益损失,是指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在计算预期利益损失时,应把握三点:

  1、时间点:以合同订立的时间作为计算预期利益的时间点;

  2、损失的最高额,以在合同履行前提下可以预见的期待利益为上限;

  3、预期利益,应是在合同中当事人有明确的约定或违约方在订立合同时预见到的,或是违约方预见到的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是合同违约方或加害人应承担的损失后果。

  此外,还要注意违约方的主观恶意程度及守约方因对方违约所获利益的合法、合理性。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法典中合同违约被损害方如何解除合同的相关知识,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