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离婚时,房产还贷就能分割财产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5-16 13:02
人浏览
导读:

对于房产抵押贷款的情况处理,一般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进行,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手续处理。那么,离婚时,房产还贷就能分割财产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离婚时,房产还贷就能分割财产吗

  一、离婚时,房产还贷就能分割财产吗

  夫妻共同还贷的房产的分割方式是可以由夫妻均等分割房产,但前提条件是共同还贷的这套房子本质上就是夫妻共有房产,比如房产证上是夫妻两个人的名字或者房子是结婚以后夫妻两个人按揭购买的。如果房子是个人房产,尽管是共同还贷,离婚的时候有产权的一方需要偿还对方所还的贷款。

  首先,如果该房屋为婚后由双方共同购买,共同还贷,该房产属于婚后财产,应均等分割。

  其次,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二、夫妻离婚房子还在贷款怎么办

  情况一、婚前一方办理按揭手续,婚后夫妻共同偿还贷款,但婚前并未办理产权登记

  这种情况具有很大的争议,按揭贷款是婚前办理,而且也没有办理产权登记,这样看来房屋应该属于婚前个人财产。可是,婚后是夫妻二人共同偿还贷款,房屋也有着另一方的资金投入,这样看来应该属于婚后财产,那实际上是怎样的呢?

  实际上,这种情况仍应将按揭房屋作为婚前财产处理,银行对特定的购房人即贷款债务人(按揭人)的资信产生信赖,而且该财产权利是由婚前个人缴纳首付款而取得。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产权证的取得在婚后,房屋仍属于个人财产,应按照个人财产的方式处理。

  情况二、婚前办理按揭手续,并已经进行产权登记,婚后夫妻共同清偿贷款

  银行和债务人之间是建立在对资信状况特殊的信任基础之上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因为婚姻关系而改变债务人,夫妻用共同财产还贷只是在夫妻之间产生了债权债务关系,并不改变房屋所有权的归属。

  在这种情况下,房屋的产权是登记哪一方的名下,按揭贷款是由哪一方办理的,房屋就属于哪一方的财产,对于已归还的贷款中属于配偶一方清偿的部分,应当予以返还,离婚后未偿还的债务仍为个人债务。

  情况三、婚后办理按揭手续,但房屋产权登记在夫妻一方名下

  这种情况下,对房屋属于共同财产的性质没有争议,问题在于如果要把房屋判给非产权登记方,则涉及到债务是否转移的问题及是否需要征得银行认可的问题。

  实际上,不能以未经债权人同意而变更债务人为由拒绝办理转按揭手续,因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实际还贷人是夫妻双方,并不是产权证上名义产权人或还贷人。此外,房屋产权在离婚时判决给任何一方都不影响银行的信贷利益,法院在判决时不能仅仅以银行的信贷利益作为考虑的标准,将房屋判决给偿贷能力较强的一方。

  对于许多离婚人群来说,这类情况的发生具有小概率性,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确有发生,因此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具有实际意义,国家有关法律对此有着较为充分的规定,所以只要一句条例就可以很好的解决。

  三、离婚后房贷谁来还

  (一)房贷属于一方个人债务,个人偿还的情形

  婚前一方贷款购买房屋,婚后夫妻共同还贷,离婚后,尚未还清的房贷属于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作出公平裁判。

  (二)房贷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两人共同偿还的情形

  结婚后,若是夫妻之间一人以个人名义负债买房,那房屋的按揭贷款的负债应该由夫妻双方共同来承担。如果两个人感情破裂,离婚了,该负债仍然需要夫妻二人共同来负债,共同偿还。但是如果夫妻双方经过协商可由其中一方进行偿还,也是可以由其中一方来进行偿还的。

  但这种约定只对夫妻之间具有约束力,对银行没有约束力。这是因为房屋是夫妻一方贷款购买,属于共同债务。作为共同债务人对偿还贷款应承担连带责任,尽管夫妻间对房产的归属和债务的承担进行了约定,但不能以此为由对抗银行。也就是说,如果离婚后购买房屋的一方无力支付房屋贷款,银行仍有权向其配偶追偿。未获取房屋的一方代替另一方向银行偿还了房屋贷款后,代偿一方可以向另一方追偿。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离婚时,房产还贷就能分割财产吗的相关知识,夫妻共同还贷的房产的分割方式是可以由夫妻均等分割房产,但前提条件是共同还贷的这套房子本质上就是夫妻共有房产,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