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法典》监护人的职责包括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5-13 10:41
人浏览
导读:

法律上对于监护人的职责规定,我们可以在民法典当中找到答案。监护人应当履行法律规定的相应职责,那么,《民法典》监护人的职责包括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民法典》监护人的职责包括哪些

  一、《民法典》监护人的职责包括哪些

  监护人的职责主要在民法典第三十四条当中有所规定。

  《民法典》第三十四条规定,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规定,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二、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有: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

  三、监护人的职责包括人身监护和财产监护两个方面

  对未成年人的人身监护,以教养、保护为目的。对被宣告为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以保障其本人及社会的安全,并促其恢复健康为目的。至于财产监护,监护人得依法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监护人为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规定:“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监护人在行使财产管理权时,得为被监护人的利益而使用或处分,但对不动产的处分,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中是加以禁止或严加限制的。为了防止监护人利用监护关系侵害被监护人的权益,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监护人不得接受被监护人的财产。所以不能拿被监护人的财产来作抵押!

  对于监护人用被监护人房屋抵押违法吗的问题我们国家规定的是如果说是有利于监护人的情况下是一般来说是不违反我们国家的法律的,但是如果抵押房子对监护人不利或者监护人不同意的话那么就属于侵权的行为了,是有相关的处罚的。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法典》监护人的职责包括哪些的相关知识,对于监护人来讲,要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对于被监护人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同时要多了解一些相关的职责,更好的照顾被监护人。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