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继承诉讼要哪些材料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7-15 15:50
人浏览
导读:

继承分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的财产,这就涉及到了遗产分配等问题,假如分配过程中产生了分歧,需要到法院解决,那么,继承诉讼要哪些材料存款继承判决书等多久?以下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继承诉讼要哪些材料

 一、继承诉讼要哪些材料

  1、提供公安机关或所在单位出具的被继承人死亡证明书。

  被继承人生前户籍地、居住地、死亡地和主要遗产所在地的详细地址。

  2、被继承人遗产的种类、数量、金额、遗产由谁占有、使用、收益、保管的证明材料,如遗产清单、产权证书、发货票、证人证言等。

  3、遗产在家庭共有财产中或在其他形式共有财产中(如合伙财产等)的,应提供其他共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遗产在共有财产中的证据,如房屋产权证书、合伙协议等。合伙企业是否清算或营业,审计证明等。

  4、被继承人生前婚姻状况,生育和抚育子女的证明材料,被继承人的直系血亲、法律拟制血亲或与之有密切关系的旁系亲属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址等证明材料,以及他们对被继承人所尽义务的证明材料。

  5、被继承人的妻子怀孕,应提供已怀孕的证据。

  6、被继承人无第一顺序继承人的,应提供第二顺序继承人的人数,各自与被继承人的关系的证明材料。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应提供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及住址等情况。

  7、丧偶儿媳、丧偶女婿继承公婆、岳父母遗产的,应提供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证明材料。

  8、被继承人生前立有遗嘱的,应提供遗嘱原件。公证遗嘱的提供公证书,自书遗嘱的提供自书原件及能证明确系自书的证明材料。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危急情况下所立的口头遗嘱要提供原件、录音或录像及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无利害关系的二人以上见证人的证明材料。

  9、提供立遗嘱人在立遗嘱时是否有民事行为能力,有无受胁迫、被欺骗情况的证明材料。

  10、被继承人生前立有遗赠抚养协议的,应提供遗赠抚养协议书,对被继承人尽抚养义务等证明材料。

  11、被继承人生前有债权、债务的,应提供详细的数额及借款凭证;提供债权人、债务人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址等证明材料。

  12、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有放弃继承权或受遗赠的,应提供放弃人的书面证明材料。

  二、存款继承判决书等多久

  开庭后多久下判决书,民事案件下判决书的时间有两种:

  1、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法律依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三、继承纠纷怎么列原被告

  在法定继承中,被告主要是占有或多占遗产的法定继承人。如法定继承人占有的份额比较恰当,或其占有的是依法应得的一部分,则可不将其列为被告。

  而认为自己的继承权利受到侵害需要通过诉讼维护自己的权利的则为原告。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继承诉讼要哪些材料的相关内容。需要被继承人死亡的证明、被继承人主要遗产证明、身份关系证明、遗嘱原件、公证遗嘱的公证书、弃权书、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证明等证明。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可以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