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婚后共同财产的范围具体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2-16 11:01
人浏览
导读:

我们在认定夫妻共同财产的时候,要注意的是,法律虽然对共同财产的认定结果作出了规定,但我们还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认定。那么,婚后共同财产的范围具体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婚后共同财产的范围具体是什么

  一、婚后共同财产的范围具体是什么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

  (二)生产、经营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的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二、结婚内买的房是共同财产吗

  答案是不一定的,应该根据出资情况和房产登记状态来具体判断:

  (一)婚后买房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形

  1、在夫妻婚姻存续期间购买的房子,夫妻双方没有明确约定的话,房产证上只写一方的名字,都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2、双方结婚时由一方父母支付首期款购置的房产,婚后夫妻共同交付的供房款以及为房屋装修所支付的相关费用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可以要求对这些费用进行分割,至于一方父母的出资部分则要依据当时的具体约定来处理。

  3、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婚后买房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形

  1、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民法典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2、双方用共同财产以父母名义买房,产权登记在一方父母名下的,房子的产权属于父母,离婚时不属于夫妻财产,不能分割,只能按照出资情况,算作债权要求偿还出资额。

  法院对婚后买房纠纷的判决原则

  法院对于婚后买房的财产纠纷,如果夫妻双方有约定,以约定结果为准,并鼓励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就要根据产权登记情况、出资情况、贷款情况等因素来分析财产归属。

  三、男方买了楼房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男方买了楼房如果在婚前买的就不是夫妻共同财产,婚后买的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 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 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 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 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 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下列财产属于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一) 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二) 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婚后共同财产的范围具体是什么的相关知识,在法律规定中对于夫妻之间的共同财产的划分要求非常的明确。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