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公路旅客运输合同有哪些种类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2-26 15:31
人浏览
导读:

大家在乘坐客运汽车的时候,乘客与运输公司之间会签订客运运输合同。那么,公路旅客运输合同有哪些种类?货物运输合同签订流程是怎样的?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公路旅客运输合同有哪些种类

  一、公路旅客运输合同有哪些种类

  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公路汽车旅客运输合同可分为普通客运合同、直达客运合同、城乡公共客运合同、旅游客运合同及包车合同等不同形式。

  根据《旅客运输规则》规定,汽车旅客运送合同分为班车客运、旅游客运、出租车客运和包车客运合同四种。

  (一)班车客运合同

  班车客运合同是指旅客与班车客运经营者订立的运送合同。班车客运经营指客运经营者定点、定线进行的旅客运送经营。班车客运实行“强制缔约”,即对符合规定的旅客购买车票的订立合同的要约,客运经营者不得拒绝。

  (二)旅游客运合同

  旅游客运合同指旅客客运经营者与旅游旅客之间订立的运输合同。旅游客运是指以运送旅游者游览观光为目的,其路线必须有一端位于名胜古迹、风景区等旅游点的一种营运方式。

  (三)出租车客运合同

  出租车客运合同是指出租车客运经营者与旅客订立的运输合同。出租车客运指以轿车、小型客车为主,根据用户(旅客)要求的时间和地点行驶、上下及等待,按里程或时间计费的一种营运方式。

  (四)包车客运合同

  包车客运合同是指运送人与用户将客车全部包给用户(旅客),在用户的指示下进行运输的合同。包车客运是旅客运输的一种运营方式,其特点是运送人遵照用户的指示进行运输,或按行驶里程或按包用时间收取运费。

  二、货物运输合同签订流程是怎样的

  以下是货物运输合同签订流程:

  (一)送审;

  (二)部门审核。承办部门负责人审核相关业务需求,签署审批意见;

  (三)法务审核;

  (四)管理层审核。各业务直属(副)总裁对相关合同进行审核,并签署相关意见。凡涉及公司资金支出的合同,需经总裁审批;

  (五)签章备案。

  根据《民法典》第八百二十五条的规定,托运人办理货物运输,应当向承运人准确表明收货人的姓名、名称或者凭指示的收货人,货物的名称、性质、重量、数量,收货地点等有关货物运输的必要情况。

  因托运人申报不实或者遗漏重要情况,造成承运人损失的,托运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三、公路旅客运输合同如何变更

  经公路承运人同意后,合同变更成立。变更旅客运输合同的形式是旅客向公路承运人提出签证改乘。经公路承运人同意签证后,合同变更成立,当事人双方应当按照变更后的合同履行各自的义务。如果是旅客的原因而导致合同变更的,旅客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表现形式就是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如果是公路承运人责任导致合同变更的,承运人也应补偿旅客的损失。

  (一)班车客运变更

  1、旅客不能按票面指定的日期、车次乘车时,可在该班车开车2小时前办理签证改乘,改乘以一次为限。开车前2小时内不办理签证改乘,可作退票处理,并核收退票费。

  2、旅客要求越站乘车,事先声明并经驾乘人员同意,补收加乘区段票款。如果不事先声明的,其越乘区段按无票乘车处理。

  3、旅客退票应于规定开车时间2小时前办理,最迟在开车后1小时内办理。开车1小时后,不办理退票;车上发售的客票和签证改乘的客票不办理退票;属承运人责任造成的退票,不收退票费。

  4、班车在发车站停开、延期或改变车型,应公告通知。旅客要求退票,应退还全部票款;旅客要求改乘他次班车,由车站签证改乘,改变车型应退补票价差额。班车因故停止运行,车站应协助旅客联系解决食、宿,费用由旅客自理。

  5、因班车中途发生故障,车站应迅速派车接运,接运车辆类别如果有变更,票价差额不退补。

  6、因路线阻滞,班车必须改道行驶时,票价按改道实际里程计收。按改道里程发售客票后,如果班车恢复原路线行驶,发车前由始发站将票价差额退还旅客。班车行至途中临时需要改线或绕道,票价差额不退不补。如果不能继续行驶,旅客愿意在停车点或返回途中停止旅行,痘退还原票价款,补收已乘区段票款;要求返回原乘车站时,免费送回,并退还全部票款;如果愿意在被阻地等候乘车,由站、车人员在车票上签证,凭此继续乘车。凡因班车停开和改道运行所发生的退票,均不收退票费。

  (二)旅游客运的变更

  提供旅游综合服务的旅游客运,退票须在开车前办理,并核收退票费:无旅游综合服务的旅游客运,退票按班车退票办理;旅客中途终止旅游的,不予退票。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公路旅客运输合同有哪些种类的相关知识,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公路汽车旅客运输合同可分为普通客运合同、直达客运合同、城乡公共客运合同、旅游客运合同及包车合同等不同形式。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