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哪些合同的债权不能转让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3-09 15:30
人浏览
导读:

实践中,对于合同债权的处理情况,这是需要依据法定的手续和程序进行的,对于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予以尊重。那么,哪些合同的债权不能转让?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哪些合同的债权不能转让

  一、哪些合同的债权不能转让

  (一)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合同债权

  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合同债权有以下三种:

  1、基于个人特别信任关系发生的合同债权,这类合同债权因具有强烈的人身信任关系,故不得转让他人,比如委托合同、雇佣合同。

  2、基于特定的债权人行为为内容的合同权利,例如竞业禁止协议。

  3、属于从权利的合同债权,例如保证债权不得单独让与的从合同,但是如果从权利可与主权利分离而单独存在的,这类合同就可以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的约定不可转让的债权

  根据合同自由的原则,如果债务人只愿意向合同债权人履行债务,合同当事人当然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合同债权不得转让。

  (三)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合同债权

  我国《民法典》第421条规定,最高额抵押的主合同债权不得转让。公法上的债权,包括抚恤金债权、退休金债权、劳动保险金债权等,因具有很强的人身性质也不得转让。

  二、什么情况下的债权转让无效

  (一)债权人转让的无效情形:

  1、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2、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3、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可以看出,债权人权利的转让,是不得以损害债务人的利益和不影响债务人的权利为条件的。因此,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除了可以提出债权无效、诉讼时效已过等抗辩事由外,当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并且其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的,债务人也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

  三、转让债权合法吗

  (一)转让债权符合法定条件的合法:

  1、确定债权是否满足可转让的条件,满足条件的,债权人可以转让债权;

  2、债权转让人与受让人就债权转让相关条件达成一致意见,并就双方的权利义务签订债权转让合同;

  3、债权转让人向债务人发出债权转让通知书等。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哪些合同的债权不能转让的相关知识,债权转让人与受让人就债权转让相关条件达成一致意见,并就双方的权利义务签订债权转让合同。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