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如何防范买卖合同欺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3-14 08:34
人浏览
导读:

实践中,对于买卖合同的处理情况,这是需要按照一定的手续和程序进行的,对于当事人的权利予以保护。那么,如何防范买卖合同欺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如何防范买卖合同欺诈

  一、如何防范买卖合同欺诈

  (一)订立合同前应尽可能了解对方当事人的有关信息。

  订立合同前应对对方的法律地位、经营范围、资信状况以及近期的经营业绩、商业信誉进行必要的考察,如当事人自己进行了解有困难,可以向对方当事人所在地的工商部门进行查询,并且可以通过对方同行业或相关企业进行了解。

  (二)合同订立应采取书面形式并使用比较标准的合同范本。

  我国《民法典》虽然允许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但因为非书面形式在发生纠纷时不好确定责任,也为免被人利用进行欺诈,订立合同应尽量采用书面形式。同时订立合同时应尽量参照合同范本,并结合具体情况订立。内容应尽量详尽、明确。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布有标准的合同范本可以进行参照。若有条件可以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合同进行鉴证。一方面可以对内容进行把关,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合同的严肃性和可信度。

  买卖合同应包括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价款或者报酬;质量;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等内容。面对买卖合同中可能存在的欺诈,当事人应在订立合同前应尽可能了解对方当事人的有关信息,采取书面形式并且标准的合同范本。如果不慎遭遇买卖合同欺诈,当事人可以请律师协助解决。

  二、买卖合同欺诈的行政后果

  (一)对买卖合同欺诈行为造成的行政后果情况大致如下:

  1、对实施了买卖合同欺诈行为的行政法人,可追究主要负责人或法定代表人的行政责任。

  2、对企业法人、事业法人实施的买卖合同欺诈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对行为主体予以警告或责令停业整顿、罚款等行政处罚。

  3、对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实施的买卖合同欺诈行为,当不足以构成犯罪,无法追究刑事责任,但不予处理显然失当的情况下,可对行为人予以罚款或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

  此外,对在买卖合同订立过程中玩忽职守,疏忽大意的工作人员,应视情节轻重由所在单位按内部规章制度追究行政责任。

  三、构成商品房欺诈要达到什么条件

  (一)在商品房市场中,与开发商相对应,广大消费者仍处于弱势。在商品房买卖中,构成欺诈须具备四大构成要件:

  1、须有隐瞒真相,制造假象的欺诈行为;

  2、欺诈行为使当事人陷入错误;

  3、须有欺诈故意;

  4、实施欺诈之人为相对人或者第三人。开发商的欺诈行为可以表现为无中生有、颠倒黑白的虚假陈述或者误导陈述,也可表现为重大遗漏或者不正当陈述。

  目前,比较普遍的欺诈行为包括:“五证全无”的开发商欺诈消费者,致使消费者无法办理产权证,以及开发商向消费者隐瞒商品房被抵押、被查封的事实,向消费者兜售等,均可按照购房价款全额计算惩罚性赔偿。

  而对于价值数十万元的商品房,如果开发商仅对精装修的地板材质作了虚假陈述,或者为占便宜而多计算了平方米数,应认定为欺诈,应按消费者所付地板价款或者多计面积的价款计算惩罚性赔偿。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如何防范买卖合同欺诈的相关知识,当您与他人签订买卖合同的时候,一定要多多注意、谨防诈骗。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