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合同解除权行使的规则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7-27 13:49
人浏览
导读:

合同解除权就是合同当事人依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享有的解除合同的权利,它的行使直接导致合同权利义务消灭的法律后果,对于不满意的合同,拥有解除权的当事人一方可以进行解除,解除之后双方权利义务关系消灭。接下来,关于合同解除权行使的规则的详细内容,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做更进一步的解答吧!

合同解除权行使的规则

  一、合同解除权行使的规则

  单方解除,即享有合同解除权的一方当事人通过行使解除权而解除合同。解除权属形成权,不需对方当事人同意。只需解除权人的单方意思表示,即可发生解除合同的法律效果。但解除权的行使并非毫无限制,民法典行使方式均有明确规定。关于解除权的行使期限,,民法典规定:1、规定或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的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该权利消灭;2、没有规定或当事人未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二、什么情况下合同当事人享有法定解除权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该合同失去意义,应归于消灭。在此情况下,我国合同法允许当事人通过行使解除权的方式消灭合同关系。

  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已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此即债务人拒绝履行,也称毁约,包括明示毁约和默示毁约。作为合同解除条件,它一是要求债务人有过错,二是拒绝行为违法(无合法理由),三是有履行能力。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此即债务人迟延履行。根据合同的性质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内容中非属特别重要时,即使债务人在履行期届满后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在此情况下,原则上不允许当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应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履行催告,给予一定的履行宽限期。债务人在该履行宽限期届满时仍未履行的,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

  三、合同法定解除权发生的原因有什么

  1、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规定的其他情形。

  通过对文章的阅读,相信大家对于合同解除权行使的规则以及相关知识一定有自己的见解,解除权属形成权,不需对方当事人同意。只需解除权人的单方意思表示,即可发生解除合同的法律效果。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合同解除权行使的规则全部内容。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