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是什么意思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5-08 10:15
人浏览
导读: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可以得知,法定代表人在公司当中起到比较关键的作用。那么,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是什么意思?公司法定代表人必须是股东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是什么意思

  一、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是什么意思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是法人参加民事、经济或者行政诉讼时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的一种法律文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必须如实填写。

  法定代表人代表法人进行民事诉讼,无须经过委托,但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身份证明书,法定代表人以法人的名义进行活动,行使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其行为视为法人的行为,其法律效力及于法人。因此,在诉讼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更换的,由新的法定代表人继续进行诉讼,并应向人民法院提交新的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原法定代表人进行的诉讼行为有效。

  《民法典》第六十一条【法定代表人的定义及行为的法律后果】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二、公司法定代表人必须是股东吗

  公司法定代表人可以是股东,也可以不是股东,由谁担任法定代表人由股东(或股东会)决定。 法定代表人是公司的最高行政负责人,根据公司章程赋予的权限行使职责。 法定代表人对股东(或股东会)承担责任和享有权利。

  《民法典》第六十二条 【法定代表人职务侵权行为的责任承担】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

  三、公司法定代表人能否起诉股东

  公司法定代表人能否起诉股东,要结合实体法和程序法进行分析,关键在于判断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与公司是否是同一主体。

  《公司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是什么意思的相关知识,作为法人组织的代表,法定代表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责任和后果由法人承担,但是如果是由于法定代表人的原因导致法人权益受损的,法定代表人就应该负相应责任。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