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事合同履行地点怎么确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5-04 14:11
人浏览
导读:

实践中,对于民事合同的履行地,我们是需要如何确定下来的,按照法定的流程和手续进行处理。那么,民事合同履行地点怎么确定?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民事合同履行地点怎么确定

  一、民事合同履行地点怎么确定

  合同履行地点可以由当事人协商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一十条 【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补救措施】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第五百一十一条 【合同约定不明确时的履行】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据前条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二、合同的履行地点

  履行地点是债务人履行债务、债权人受领给付的地点,履行地点直接关系到履行的费用和时间。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履行地点往往是纠纷发生以后用来确定适用的法律的根据。

  如果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履行地点的,债务人就应当在该地点向债权人履行债务,债权人应当在该履行地点接受债务人的履行行为。如果合同约定不明确的,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如果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则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如果履行地点仍然无法确定的,则根据标的的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履行地点。如果合同约定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如果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三、合同履行期限和地点的规定

  (一)合同履行期限与履行地点是怎样规定的?合同履行一般情况是如何认定呢?现在来看看法律的方面的详细规定:

  1、履行期限是时间上的要求,是指享有权利的一方要求对方履行义务的时间的一个范围,它既是享有权利一方要求对方履行合同的依据,也是衡量负有履行义务的一方是否按期履行或迟缓履行的标准。

  2、恶意迟延履行构成违约案例分析

  3、履行地点是指合同当事人履行和接受履行合同义务的地点。

  4、履行地点如果约定不明确的,给付货币应当是在接受货币的一方所在地履行。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事合同履行地点怎么确定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可知,对于合同的履行行为,这是需要按照一定的手续和程序处理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