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处理共同债务的法律依据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3-27 13:40
人浏览
导读:

在处理夫妻共同债务的时候,我们应当依据法律规定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处理。那么,处理共同债务的法律依据?法定夫妻共同财产特征?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处理共同债务的法律依据

  一、处理共同债务的法律依据

  夫妻中以一方名义对外举债,单独债务的举证责任由夫妻一方承担。

  夫妻约定财产归各自所有,并各自承担所负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如果发生纠纷举证责任由夫妻一方负担。

  要分析为结婚前所欠债务还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欠债务,分别处理:

  如果为个人婚前债务。对一方婚前已经形成的债务,原则上认定为夫妻中一方的个人债务;债权人能够证明所欠债务用于婚后共同生活的,应当认定为共同债务,由夫妻双方共同偿还;上述两种情况的证明责任由主张权利的债权人承担。

  如果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一方名义所欠的债务,原则上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应该由夫妻共同偿还。但是,如果夫妻一方能够证明该债务确为欠债人个人债务,那未欠债的婚姻关系当事人可以对抗债权人的请求,也就是说,单独债务的举证责任由夫妻一方承担属于个人债务的情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该项债务属于个人债务,另一种是属于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第三项规定的情况。

  即:“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如果涉及到夫妻共同债务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双方提交的资料进行分析该债务如何进行偿还,由哪一方进行偿还。如果该债务判定为个人债务的,是不需要对方进行偿还的,但是如果对方提出可以承担一部分的偿还的义务的情况下,法律也是允许的。

  二、法定夫妻共同财产特征

  (一)时间的限定性。即从领取结婚证开始,到解除夫妻关系为止的婚姻关系存续的整个期间的劳动所得、生产经营所得、投资所得、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和赠与所得,以及其它合法所得都是夫妻共同财产。即使双方未同居、或分居两地,也不论财产是一方或者双方分别管理、使用,只要是婚后所得财产,就是夫妻共同财产,如工资,奖金,是最具有时间性的。

  (二)仅局限于所有权范畴的财产的归属利益。即有形的实物、现金和可预见的收益。

  三、共同债务如何处理有什么特点

  (一) 连带性

  夫妻财产是共同共有关系,夫妻双方共同地平等地享有共有财产的各种利益,共同地平等地负担由共有财产产生的各种义务。对外民事法律关系中,夫妻双方对共同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二) 无限性

  夫妻之间的关系具有合伙性,而合伙人对合伙事务产生的债务,必须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同样,夫妻双方对夫妻共同债务必须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换言之,夫妻共同债务,以夫妻共同财产和夫妻各自的个人财产为担保。

  同时,夫妻对外要承担连带偿还责任,外部第三人对夫妻债务还有无因追偿性。当然,夫妻债务承担可在离婚时通过协议约定,而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如无特别约定,则适用法定的所得共有制。夫妻对共同债务都有清偿的责任,而且是一种带连责任。对于这种连带清偿责任,不经债权人同意,债务人之间无权自行改变其性质,对债权人而言显然不利。应当将共同债务人之间的这些约定,视为内部约定,而不能向外主张对抗其他的债权人。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处理共同债务的法律依据的相关知识,夫妻中以一方名义对外举债,单独债务的举证责任由夫妻一方承担。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