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合同全面履行原则的相关内容有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4-06 12:32
人浏览
导读:

在我们的实践中,对于合同需要全面履行的情况,这是需要按照一定的手续进行的。那么,合同全面履行原则的相关内容有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合同全面履行原则的相关内容有什么

  一、合同全面履行原则的相关内容有什么

  在法律上应当表述为合同的全面履行原则。虽然合同法没有明确规定合同的全面原则,但是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的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之后,应当按照诚实信用的原则,以及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来履行自己的义务。换句话说,合同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质量、数量,由约定的主体来亲自完成合同的约定。这就是合同法全面履行原则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在合同的实现过程中,并不一定要求由双方当事人亲自完成合同的义务。实践中确实存在着由第三人代替合同当事人履行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合同双方当事人既可以选择接受第三人的履行,也可以拒绝第三人的履行。

  合同的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部履行自己的义务。合同中约定不明确的,按下列的规定履行:

  (一)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质量标准履行,没有国家质量标准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但应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二)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给付一方的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的所在地履行。

  (三)价款约定不明确,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履行;没有国家规定价格的,参照市场价格或者同类物品的价格或者同类劳务的报酬标准。此外,关于履行的方法不明确的,按照诚实信用的原则,从有利于债权人出发履行;也可征求债权人的意见,依债权人同意的方法履行。至于合同履行的主体,通常是合同的当事人,在与合同的性质不违背时,也可以由第三人代为履行或代为接受履行。

  二、五证不全的房子合同受法律保护吗

  根据《民法典》规定,开发商五证不全的,合同有没有效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具有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三、民法典的准合同是什么意思

  准合同是带有先决条件的合同。该先决条件是指决定合同要件成立的条件。如:许可证落实问题、外汇筹集、待律师审查或者待最终正式文本的打印、正式签字(相对草签而言)等。准合同与合同从形式上无根本区别,内容格式均一样,只是有时定为草本或正式本之别。但从法律上说,有根本的区别。准合同可以在先决条件丧失时自动失败,而无需承担任何损失责任;而合同则必须执行,否则叫违约;。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合同全面履行原则的相关内容有什么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可知,合同的约定情况是需要按照有关的手续进行全面的履行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