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贷款人对借款使用情况的权利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3-30 10:41
人浏览
导读:

大部分情况下债权人在出借债款的时候,一般都会询问债务人的具体适用用途是什么。那么,贷款人对借款使用情况的权利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贷款人对借款使用情况的权利是什么

  一、贷款人对借款使用情况的权利是什么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二条规定,贷款人按照约定可以检查、监督借款的使用情况。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向贷款人定期提供有关财务会计报表或者其他资料。

  这样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贷款人安全收回贷款。贷款人按照约定检查、监督借款的使用情况。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定期提供有关财务会计报表等资料。这既是贷款人的主要权利之一,同时也是借款人的主要义务之一。

  这便于贷款人及时掌握借款人的偿还贷款的能力,以便及时作出反应。

  特别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贷款人时,要求借款人定期提供有关财务会计报表等资料,通过检查、监督借款的使用情况,及时了解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及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这样就会增大银行到期收回贷款的安全系数,使贷款的风险大大降低,提高资金运营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会促使借款人严格按照借款合同规定使用借款、偿还借款。

  贷款人也应注意不得滥用对借款人实施监督检查的权利。即贷款人不得将借款人的营业秘密泄露于第三人,否则贷款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贷款人死亡担保人还吗

  贷款人死亡,担保人还需向其继承人承担保证责任,但是当事人约定如贷款人死亡保证人无需继续承担保证责任的除外。贷款人死亡不是债权债务终止的法定情形,债权债务未终止的,债权的从权利,即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也未消灭。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三、借款合同中贷款人的义务

  在借款合同中,贷款人不得利用优势地位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按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贷款人不得将借款人的营业秘密泄露于第三方,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民法典》规定,贷款人应履行下列义务:

  (一)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数额提供给借款人借款,逾期交付借款,应承担违约责任。

  (二)通知借款人按期还款的义务,借款合同期限届满十日前,应书面通知借款人按期还款,未作书面通知的,造成借款人逾期归还借款的,借款人不承担逾期还款责任。

  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对于借款合同贷款人来讲,在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同时也是需要履行自己所要承担的义务,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肯定是不行的。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贷款人对借款使用情况的权利是什么的相关知识,无论如何债务人都需要尽早清偿债务,避免债务纠纷的出现。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