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合同无效和部分无效是什么意思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3-31 11:31
人浏览
导读:

在实践中,对于合同无效的情况处理,一般是该合同的内容违反有关的规定情况,才被认定为该合同无效。那么,合同无效和部分无效是什么意思?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合同无效和部分无效是什么意思

  一、合同无效和部分无效是什么意思

  合同的部分无效,是指合同的部分约定条款无效。

  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合同内容必须是可分的,即有效部分和无效部分是各自独立,互无依存关系。如果无效部分的条款和有效部分的条款具有不可分性或当事人约定该条款为合同成立和生效的必备条款,那么,该条款无效,必然会使整个合同无效。

  (二)合同无效部分或者被撤销部分必须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即二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其余部分不含有导致合同部分内容无效或者应撤销的因素。

  根据《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百五十六条,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民事行为无效包括部分无效和全部无效两种。本条对部分无效的合同作了规定。部分无效的合同就是指有些合同条款虽然违反法律规定,但并不影响其他条款效力的合同。合同的部分无效可以是量上的部分无效,也可以是质上的部分无效。所谓量上的部分无效是指合同有一部分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的,可以将范围之外的部分确认为无效。所谓合同质上的部分无效是指合同的内容是由各种不同的条款组成的,而可以将其中的一个条款或者数个条款确认为无效。

  二、无效合同及其无效合同的种类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在上一节曾经阐述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可分两种,一种为可变更、可撤销合同,而当其损害国家利益时,则为无效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主要是指损害国家经济利益,例如,欺诈国有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而使国有财产造成损失。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者利益

  恶意串通的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非法串通在一起,共同订立某种合同,造成国家、集体或第三者利益的损害。由此可见,行为人的行为具有明显的不法性,据此可以将其作为违法合同对待。

  这种合同的特点主要包括:

  第一,当事人出于恶意。恶意是相对于善意而言的,即明知或应知某种行为将造成对国家、集体或第三者的损害,而故意为之。双方当事人或一方当事人不知或不应知道其行为的损害后果,不构成恶意。当事人出于恶意,表明其主观上具有违法的意图。

  第二,当事人之间互相串通。互相串通,首先是指当事人都具有共同的目的,即都希望通过实施某种行为而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者的利益。共同的目的可以表现为当事人事先达成一致的协议,也可以是一方作出意思表示,而对方或其他当事人明知实施该行为所达到的目的非法,而用默示的方式表示接受。其次,当事人互相配合或者共同实施了该非法行为。在恶意串通行为中当事人所表达的意思是真实的,但这种意思表示是非法的,因此是无效的。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是指当事人实施的行为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在内容上和目的上是非法的,这种行为又称为隐匿行为。在实施这种行为中,当事人故意表示出来的形式或故意实施的行为并不是其要达到的目的,也不是其真实意思,而只是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和行为掩盖和达到其非法目的。比如,通过合法的买卖行为达到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目的;以合作的形式变相移转、划拨土地使用权等等。这种行为就其外表来看是合法的,但是外表行为只是达到非法目的的手段。由于被掩盖的目的是非法的,且将造成对国家、集体或第三者的损害,因此这种行为是无效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社会公共利益体现了全体社会成员的最高利益,违反社会公共利益或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这是各国立法普遍确认的原则。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行性规定

  三、无效合同的无效始于多久

  (一)无效合同从签订之日起就是无效的,只是无效合同的确定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来确认,比如法院的判决。

  (二)无效合同一般来讲分为全部无效合同和部分无效合同,因此作为法院来讲在审理的时候必须持谨慎的原则,原则上必须由一方提出合同无效的请求时才给予受理,除非严重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或引发其它恶性事件等;

  (三)对于部分无效的合同,根据人民法院的判决,有效的部分可以申请执行。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合同无效和部分无效是什么意思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可知,对于合同无效的情形,这是需要按照一定的情形进行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