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财产继承分为哪几种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4-05 16:20
人浏览
导读:

继承开始之后,我们需要知道遗产继承方式具体有哪几种,这样才有利于后续进行遗产继承程序。那么,财产继承分为哪几种?遗产继承协议书范本?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财产继承分为哪几种

  一、财产继承分为哪几种

  根据不同的标准,财产继承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

  根据继承人继承财产的方式,继承可分为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

  法定继承是指继承人不是按照被继承人的遗嘱而是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继承方式。在法定继承中,继承人的范围、继承人参与继承的顺序、继承人应继承的份额和遗产的分配原则等都是由法律直接规定,而不是被继承人的意思确定。

  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依照被继承人的遗嘱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的继承方式。在遗嘱继承中,继承人、继承人继承的顺序、继承人继承的财产的份额等都是由被继承人在遗嘱中依法确定的,即决定于被继承人生前的意思。

  (二)有限继承与无限继承

  根据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财产权利义务的范围,继承可分为有限继承与无限继承。

  有限继承又称限定继承,是指继承人只在一定范围内继承被继承人的财产权利和义务的继承。在有限继承中,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的债务仅以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度,对于被继承人生前所欠债务超过遗产的实际价值的部分,继承人可以不负清偿责任。

  无限继承又称为不限定继承,是指继承人必须承受被继承人的全部财产权利义务的继承。在无限继承中,即使被继承人的债务超过其遗产的实际价值,继承人也必须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不得拒绝,继承人须以自己的财产清偿被继承人生前所欠的全部债务。所谓的“父债子还”,就是无限继承的表现。

  (三)共同继承与单独继承

  根据参与继承的人数,继承可分为共同继承与单独继承。

  共同继承是指继承人为两人以上的继承。数个继承人共同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的,为共同继承人。在共同继承中,被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为两人以上的,两个以上的继承人参与继承时,须对遗产进行分割,故共同继承又称为分割继承。

  单独继承是指继承人仅为一人的继承,即仅由亲属中的一个人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如长子继承、幼子继承等。在单独继承中,仅由一人继承被继承人的全部遗产,故又称为独占继承。

  当某个人去世之后,如果他生前没有特殊约定继承者的情况下,他的财产将由他的法定继承人来承担。在一个家族里,我们经常会看到家族成员争夺继承权的现象,财产继承权侵权是一种很严重的行为,为保障人民应有的权利,我国法律规定了法定继承、遗嘱继承等相关规定,若遇到侵权行为,应及时向当地法院提出诉讼。

  二、遗产继承协议书范本

  继承人:***,女,生于* 年*月*日, 被继承人之母,退休职工,现住*

  继承人:***,女,生于*年*月*日,被继承人之妻,现住*。

  继承人:***,女,生于*年*月*日,被继承人之女, *校学生,现住*

  遗产人(被继承人):***, 男,生于*年*月*日,于*年*月*日在*地意外身亡。

  我们是***的母亲、妻子和女儿,是其法定继承人,本着简单方便经济和睦的原则,经全体家人协商一致,对***的遗产达成如下协议:

  (一)女儿***放弃股票继承权。妻子***放弃股票继承权,同时将自己拥有的夫妻共同财产中的股票部分全部赠予母亲***。即母亲***继承***全部的股票,并委托***(遗产人的弟弟)负责操作交易,转交母亲***。

  (二)母亲***放弃除股票以外的全部遗产(房产,公司,存折等遗产),由妻子***和女儿***继承。

  (三)此前所有有关遗产分割的协议及条款作废。

  本协议自各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本协议正本四份,协议人各执一份。

  三、夫妻男方死亡财产归谁所有

  夫妻男方死亡,男方的财产分配,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若没有前述文件,则按照法定继承办理,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财产继承分为哪几种的相关知识,涉及到遗产继承的方式主要有上文介绍的几种,不同的继承方式在实际履行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处理结果。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