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养子能继承生父母遗产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7-28 14:20
人浏览
导读:

养子女是指公民合法收养的得不到父母抚养的子女。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那么养子女是否能继承生父母的遗产呢?继子女的继承权又是如何确定的?以下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养子能继承生父母遗产吗

  一、养子能继承生父母遗产吗

  养子女不可以继承生父母的遗产。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是养父母遗产的法定继承人。养子女与生父母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养子女不是生父母遗产的法定继承人,不能继承生父母的遗产。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二、继子女的继承权如何确定

  只要能具备继父母对继子女的抚养和继子女对继父母的赡养的情形之一,就可认定为继子女与继父母形成了抚养关系,依据法律规定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就互相享有继承权。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与继父母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对继父母的遗产享有继承权,因为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形成了法律上的拟制血亲关系,继子女也就能象婚生子女一样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成为被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那么在法律上扶养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继父母对未成年的继子女履行了抚养义务:继子女受继父母经济上的供养;继子女受继父母生活上的抚养、教育;

  2、继父母对已成年但系限制行为能力或无行为能力的继子女履行了抚养义务;

  3、继子女对继父母履行了赡养义务:继子女在经济上供养继父母;继子女在生活上扶助继父母。

  若继子女在其生父或生母再婚时,继子女已经长大成人,分居另过;或其生父、生母再婚后,继子女未与继父或继母共同生活,而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教育成人,继子女对继父或继母也未尽过赡养抚助义务的,则不能视为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形成了抚养关系,继子女也就不能继承继父母的遗产。

  三、继子女能继承遗产吗

  继子女在现代社会十分常见,由于父母一方离婚或死亡,双方或一方再行结婚,子女同其生母或生父再婚后的夫或妻即为继父母子女关系。确认继子女的继承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继子女的继承权条件。继子女继承继父母遗产的条件关键就是他们之间是否形成了扶养关系,只有在继子女受到继父母的扶养或扶助,经法律确认其形成了扶养关系时,继子女才有继承权。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继子女与继父母间的继承关系确定的具体条件有以下几个:

  1、继子女受继父母经济上的供养;

  2、继子女受继父母生活上的扶养、教育;

  3、继子女在经济上供养继父母;

  4、继子女在生活上扶助继父母。

  (二)继子女继承继父母的遗产,不妨碍其继承生父母的遗产。双方都有继承权。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养子能继承生父母遗产吗的相关知识,养子女不可以继承生父母的遗产。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是养父母遗产的法定继承人。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