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担保人需要承担的责任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4-06 20:02
人浏览
导读:

担保人在实际履行债务的时候,应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好自身合法权益。那么,担保人需要承担的责任是什么?取保候审的担保人需要什么条件?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担保人需要承担的责任是什么

  一、担保人需要承担的责任是什么

  通常情形下担保人需要承担的责任为一般担保责任,对于有明确约定的情形,则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六条 【保证方式】保证的方式包括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非法集资时一涉嫌犯罪的项违法行为,但是根据现行法的规定,保证合同是借贷合同的从合同,而主合同债务人涉嫌犯罪并不必然导致保合同无效。在担保合同有效的情形下,担保人依旧需要按照合同的约定承担相应的保证责任。

  二、取保候审的担保人需要什么条件

  取保候审的担保人需要的条件:

  (一)与本案无牵连;

  (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取保候审是相关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种暂不羁押的处理。

  三、为他人担保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具体有哪些

  (一)不要人情担保。在订立担保合同时,担保人碍于情面,对被担保人缺乏应有的资信调查,盲目签订担保合同。

  (二)不要行政命令担保。这种担保违背自愿原则,在是否设立担保、采用何种形式担保、担保多大范围的债务这些问题上不是由当事人商定,而是在领导干部用行政命令或出面干预的情况下设定的,容易产生纠纷。

  (三)不要贿赂担保。这种担保往往通过贿赂钱财或礼物来达到设立担保合同的目的,如李某在某地办了一个建材厂,急需流动资金。李某找到某局领导:“我们厂急需10万元资金,贷款机构方面的工作我已经做好了,就缺担保人,事成后再给你1万元。”该领导便以该局名义予以担保,后李某的建材厂因产品质量问题关门停产,李某逃之夭夭,该局因此遭受损失,该领导也受到查处。

  (四)不要无知担保。有些人对被担保人的主体资格不做审查,对担保范围、责任期限、责任方式也没明确约定,便盲目在担保合同上盖章,还说什么“反正自己贷款自己还,我只不过盖个章办个手续而已”,等到出了问题,才如梦方醒。

  (五)不要无效担保。

  我国《民法典》规定,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才有资格做担保人,国家机关、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不能作为担保人。如果由这些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作担保,会因不合主体资格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这点在订立担保合同时应多加注意。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担保人需要承担的责任是什么的相关知识,在债务关系当中,我们应当知道了债权人与债务人在法律上需要承担的具体责任是什么,这样我们可以通过上文了解到担保人需要承担的责任内容。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