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原则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4-11 11:11
人浏览
导读:

我们可以知道,在事故当中如果出现了死亡的情况,我们在计算事故损害赔偿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死亡赔偿金等赔偿款项。那么,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原则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原则是什么?

  一、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原则是什么?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原则:

  (一)分配主体为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权利人。由于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是财产损害赔偿,其内容是对死者家庭整体预期收入的赔偿。根据《国家赔偿法》“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的立法本意看:赔偿权利人首先是指与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范围内的近亲属即第一顺序继承人,即配偶、父母、子女,只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完全不存在时,才开始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即同胞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死亡赔偿金的分割不同于遗产分配。死亡赔偿金原则上应由家庭生活共同体成员共同取得,当事人未请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主动予以分割,当事人请求分割且赔偿协议未明确赔偿项目,应视为是对权利人物质损失与精神损害的混合赔偿。在分割该笔赔偿金前,应扣除已实际支付的丧葬费用,并优先照顾被抚养人的利益,剩余部分的分配应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与死者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及生活来源等因素适当分割,而非等额分配。当然,如果继承人明确表示放弃或转让的,应尊重其意思表示。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二、死亡赔偿金如何分配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参照遗产的处理方法来进行,第一顺序先分配:配偶、子女、父母;没有第一顺序,才轮到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被扶养人生活费由各个被扶养人分别获得,丧葬费由办理丧葬事宜的亲属获得。享有分配权的亲属,可以向法院起诉,主张分配死亡赔偿金。

  交通事故导致死亡,是需要赔死亡赔偿金的,死亡赔偿金=城镇或者农村可支配收入×赔偿年限×伤残系数,所以死亡赔偿金与年龄有关,因此需要证明年龄(一般就是身份证),另外死亡赔偿金的伤残系数是按1计算的,不需要提供伤残证明。

  三、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怎样计算

  死亡赔偿金包括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一)被扶养人生活费

  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二)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三)死亡补偿费(狭义的死亡赔偿金)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四)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办理丧事的亲属限两人。交通费限火车硬座或飞机经济舱。误工损失以单位劳资机构出具的证明为准。

  (五)虽为农村户口,但有证据证明在城市务工、经商、上学一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城市居民的赔偿标准计算。

  (六)集体伤害事故,如海难、空难、矿难,对所有受难者统一按城市居民标准赔偿。

  (七)一般情况下,按照受诉法院当地的标准赔偿。如果当事人有证据证明死者户口所在地的标准高于法院所在地的标准的,可以按照受害人户口所在地的标准赔偿。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原则是什么?的相关知识,在处分死亡赔偿金的过程中,一般是按照相应的继承顺序继承。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