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未成年人有权订立合同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4-09 12:02
人浏览
导读:

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未成年人的行为方式是需要受到法律的保护,该种保护的行为是需要按照有关的法定措施进行。那么,未成年人有权订立合同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未成年人有权订立合同吗?

  一、未成年人有权订立合同吗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与他人订立的合同没有法律效力。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如果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是一个纯获利益的合同,比如赠与合同或者订立的合同和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也就是说他有能力订立的合同,那么就不必经其法定代理人追认了。

  可撤销合同中的重大误解指行为人因对合同的重要内容产生错误认识而使意思与表示不一致的合同。重要内容,一般是指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对合同的误解是否是重大误解,在认定上没有一致的标准。

  二、未成年人的姐姐可以做监护人吗

  未成年人的姐姐可以做监护人,但是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在的时候姐姐哥哥是可以作为监护人的。父母首先是未成年人的当然法定监护人,这一关系由出生时始,即使父母离婚也不影响其成立。若父母不在人世或均丧失监护能力的,下列人员亦为法定监护人: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兄姐。

  三、法律援助的范围

  (一)法律援助的范围确定为:

  1、无能力为自己辩护的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犯罪案件和追索侵权赔偿的案件;

  2、请求给付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的;因公受损害请求赔偿;

  3、请求给付劳动保险金、抚恤金的;

  4、公民民主权利受到侵犯的案件等其他确需提供法律援助的事项。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未成年人有权订立合同吗?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可知,对于未成年人的伤害一般是需要采用有关的措施进行。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