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纠纷怎么解决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4-13 12:32
人浏览
导读: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医疗侵权纠纷在诉讼程序当中依旧是存在的。那么,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纠纷怎么解决?医疗损害诉讼时效中断情形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纠纷怎么解决

  一、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纠纷怎么解决

  (一)和解

  即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当事人是民事纠纷的主体,他们对争议的事项享有充分的处分权能。是否行使处分权能、何时行使处分权能以及以何种方式行使处分权能概由当事人自行决定。患者和医疗机构可以就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纠纷进行协商。

  (二)调解

  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纠纷当事人之外的第三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习惯、道德、法律等规范),在纠纷主体之间沟通信息,摆事实明道理,促成纠纷主体相互谅解、妥协,从而达成最终解决纠纷的合意。

  在我国现阶段的调解制度,主要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事主体之间的纠纷,这被西方人士成为“东方经验”,除此之外,还有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公民之间的调解等。

  (三)仲裁

  所谓仲裁是指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在民事纠纷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法对民事纠纷居中审理并制作一定法律文书平息冲突的方法。仲裁属民间性质。仲裁的基础是当事人的合意。也就是说,提交仲裁必须以双方当事人同意为前提,否则,仲裁程序不能启动。在通常情形下,仲裁庭成员也由当事人选任。仲裁的最大特点是快速、简便。随着国家法制的日益健全,仲裁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四)诉讼

  为解决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纠纷,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但起诉前一定要收集好相关证据、做好诉讼准备。诉讼还是国家处理民事纠纷的最有效也是最后的手段。因此,国家往往要对诉讼的主体、程序、制度等做出严格的规定。

  二、医疗损害诉讼时效中断情形

  (一)权利人起诉。向法院提起诉讼是权利人主张权利的最有效、最典型的方式,起诉是诉讼时效中断的一个重要原因,不仅向法院起诉可以导致诉讼时效中断,向卫生行政部门等医疗事故处理机关申请也能导致诉讼时效的中断;

  (二)权利人直接向义务人提出请求,要求其履行义务,这也是实践中比较普遍的诉讼时效中断的原因之一;

  (三)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义务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向权利人表示同意履行,也可以中断诉讼实效的进行。

  三、患方要提起医疗诉讼前应该做哪些工作

  患方要提起医疗诉讼前应该准备起诉状,收集好相关证据,如患方的身份及亲属关系证明、病历资料复印件、患者或家属的误工证明、相关费用单据和清单等,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以上是对这个问题的解答。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纠纷怎么解决的相关知识,处理纠纷的办法其实总共也就几种,只要大家深入了解后就知道应该如何去处理纠纷。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