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人身损害赔偿的赔偿范围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4-14 09:32
人浏览
导读:

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人身的权益遭受侵害是需要按照有关的手续予以处理,用于保障双方的权益进行。那么,人身损害赔偿的赔偿范围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人身损害赔偿的赔偿范围

  一、人身损害赔偿的赔偿范围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至一千一百八十一条对人身损害赔偿作出了规定,我国人身损害赔偿项目主要有:各种合理的费用(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残疾赔偿金和残疾生活辅助用具费;死亡赔偿金;丧葬费。另外,在人身损害案件中被侵权人或其近亲属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人身损害赔偿的功能

  人身损害赔偿是法律以赔偿损失的侵权责任承担方式救济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或其近亲属。对于人身损害,法律主要采用金钱的赔偿方式进行救济。

  人身损害赔偿的功能主要有三个:

  (一)保护和救济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

  (二)填补实际经济损失和保护被侵权人及其近亲属的精神利益;

  (三)保障被侵权人近亲属的基本生活来源。

  二、人身损害赔偿的原则

  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归责原则是处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基本准则。在审判实践中非常重要,归责原则主要包括: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无过失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

  (一)过错责任

  人身损害赔偿的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在确定人身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时,以行为人是否有过错为依据来判断行为人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原则。其包括如下内容:

  1、过错责任原则的构成要件。

  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确定人身损害赔偿责任时,其构成要求四个条件,即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有违法行为、有损害事实、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这四个要件缺一不可。

  2、主观上有过错是确定人身损害赔偿责任构成的必备要件。

  如果行为人的主观上没有过错,就不能构成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即缺少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要件,即使行为人造成了损害事实,并且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也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三、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索赔流程

  (一)事故事故发生后立即报警,由交警根据现场勘查笔录、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等证据作出交通事故认定书;

  (二)当事人不服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可以在收到认定书后的三天内向作出认定书交警的上级交警部门申请复核;

  (三)首先,根据责任承担情况与对方按照以下情形协商:若受害人死亡的,可以依照死者的身份,死者是否有被扶养人,可以主张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医疗费、亲属办理后事的交通费、住宿费及相应的财产损失等;若受害人受伤的,治疗终结后,申请伤残鉴定,根据鉴定的伤残等级,伤者的身份,是否存在被扶养人,是否需要辅助器材,可以主张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营养费、伤残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辅助器材费、住宿费、相应的财产损失等。

  (四)协商未果的向。

  案件的处理涉及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政策,其中关键所在是要搜集固定好支持自己请求的证据和理由,只有这样才能运用相关的法律规定计算索赔的具体项目金额,从而最大化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无论是法律专业知识和办案经验,交通事故专业律师都有着一般人无法比拟的优势。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赔偿范围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可知,当我们的人身受到侵害时需要按照有关的法定措施予以保护,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