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借款合同还款方式如何写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8-02 11:21
人浏览
导读: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我们在借钱给别人时,也应该签订合同,那么借款合同还款方式如何写?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借款合同还款方式如何写

  一、借款合同还款方式如何写

  签订借款合同时,借贷双方会对还款方式进行约定。常见的还款方式有“等额本息法”、“等额本金法”。“等额本息法”是把贷款的金额和利息总额加总,平均分摊到还款期的每个月中,作为还款人每个月还款的本息金额。随着时间推移,还款人每个月还款金额中本金比重逐渐增多,利息比重逐渐减少;“等额本金法”则是将贷款的本金分摊到还款期的每个月中,再加上次交易日到本次还款日的利息,作为还款人每月还款的本息金额,每月都会有差别的,比起“等额本息法”,这种方法总的利率支出较低。但前期支出的本息较多,还款负担逐月递减。除了这两种还款方式外,还有一次性还本付息、按期付息还本等。当然,借贷双方还可以约定为其他的还款方式,无须受限于这几种方式。

  二、民间借贷是不是非法集资

  (一)什么是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企业(其他组织)之间,一方将一定数量的金钱出借给另一方,借款人到期返还借款并按约定支付利息的民事行为。提供资金的一方为出借人,接受资金的一方为借款人。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见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因借贷产生的抵押相应有效,但利率不得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相关利率。民间借贷分为民间个人借贷活动和公民与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民间个人借贷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遵循自愿互助、诚实信用原则。

  (二)什么是非法集资

  所谓集资,是指自然人或者法人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募集资金或者集中资金的行为。依法进行的集资主要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个人、团体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通过问社会、公众发行有价证券或者利用融资租赁、联营、合资、企业集资等方式在资金市场上筹集所需的资金。如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为了设立或者生产、经营的需要。而发行股票和债券。从当前资金市场的情况看,从事集资活动的主要是企业。

  所谓非法集资,是指公司、企业、个人或其他组织未经批准。违反法律、法规,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向社会公众或者集体募集资金的行为,是构成非法集资罪的行为实质所在。

  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其行为属于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

  1、集资后携带集资款潜逃的;

  2、未将集资款按约定用途使用,而是擅自挥霍、滥用,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

  3、使用集资款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

  4、向集资者允诺到期支付超过银行同期最高浮动利率50%以上的高回报率的。

  由此可见,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的共同特征是二者大多处在一种不公开,或者半公开的状态。区别在于民间借贷有借有还,借款是有正当用途的,借贷双方之间有诚信,借贷有利息并且是在合理的。非法集资性质是违法的,甚至犯罪,并且是使用了诈骗的方法来集资。

  三、非法集资的借贷合同有效吗

  是无效的合同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对于借款人涉嫌非法集资的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判定问题应当视具体情形而定。具体而言,如果借款人明知或因重大过失不知出借人的犯罪行为的,民间借贷合同无效。如果借款人对于出借人的犯罪行为并不知情且无过错,且不存在的情形的,即使出借人的借贷行为由于影响金融秩序而涉及刑事犯罪,亦不影响双方之间的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详细介绍的关于借款合同还款方式如何写、民间借贷是不是非法集资等的全部内容,相信应该也会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还有什么法律问题需要帮助解决的话,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为你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